現代散文

寒江月:烤地瓜的回憶

上班的路上,走近蔬果店時,聞到烤地瓜的甜香。這是家韓國蔬果店。城中有無數這樣的蔬果店,店主通常是新移民,來自遙遠的地方-─中國、印度、韓國、越南、加勒比海諸島、非洲。店的外觀大同小異,門口色彩鮮艷,一側放著鮮花,一側堆著水果,鮮花是各色玫瑰、康乃馨、黃白雛菊、蝴蝶蘭,加上四季應景的花卉如聖誕花;水果無非葡萄、蘋果、桔子、木瓜等等,蔬菜也是常見的種類。大門上方通常裝了天棚,為花果蔬菜遮擋雨水。除了普通花果,這些店還兼賣些家鄉貨,雖說是為了吸引本國顧客,店主又何嘗不是藉此以慰鄉愁呢。

我喜歡這家韓國蔬果店。店門前的花架上,放著幾盆細莖長葉的水仙,像清秀的東方少女,站在一群西方佳麗中間。漫長的冬季,店裡飄出烤地瓜的香味,勾起縷縷鄉情。美國的地瓜多是紅皮黃心,個頭不大,水分不多,這種地瓜又面又甜,非常可口,很適合用來烤。可是,地瓜雖然不貴,我們社區卻只有這家店賣烤地瓜。簡單的鐵皮烤爐裝在門後,一根白鐵皮管子通過牆壁,把熱氣和甜香送到街上。

多年前隨母親下鄉,在南方大山區裡住了幾年。當地山高水冷,水稻產量很低,地瓜是山民的主食之一。那裡的地瓜多是紅皮白心, 水分多,很甜很脆,可以削了皮當水果啃。嚴寒的冬夜,一家老小圍坐在廚房的「火塘」邊烤火,小火堆上掛著鐵吊子,裡面煮著什麼,熬著什麼,火炭邊的熱灰裡煨著地瓜,當灰燼裡飄出香味時,刨出一個,剝去皮,一邊叫燙,一邊絲絲哈哈地吃下去,香甜軟燙,一直暖到心裡。日後離家讀書,嘗到旅人的苦楚,方知道苦寒之夜,能與家人圍著爐火,分享一塊熱乎乎的地瓜,實在是一種幸運。

溫暖的爐火終究留不住遊子。先是去了山東,冬天,濟南街頭常見半人高的烤爐,爐子是小販用廢汽油桶自製的,爐膛裡有一小堆烏黑的煤粉,中間跳動著紅紅的小火苗,爐膛上方有幾排鐵鉤子,地瓜串在鐵鉤子上,烤得兩頭滴出蜂蜜色的糖漿。那時侯,學校食堂的伙食不好,冬天的午後,與幾個同學在教室裡讀書,暖氣常常中斷,大家又冷又餓,就紛紛掏出錢,公推一人到校門外去買烤地瓜,買了以後還得快快跑回來,以免被寒風吹冷。 大家在冷冰冰的教室裡分食半熱不熱的烤地瓜,好歹驅去一點寒氣。

遊學海外之後,烤玉米取代了烤地瓜。夏天的街市裡,常常有賣烤玉米的,黃澄澄的玉米在烤架上烤得黑糊糊的,刷上黃油,撒上鹽,然後,一手抓著玉米皮,啃得滿嘴烏黑。烤玉米雖然也熱,雖然也香,可是總不如烤地瓜那樣甜,那樣燙,那樣軟,吞下肚,一直暖到心裡。韓國蔬果店只在秋末裝上鐵皮烤爐。當街上飄著烤地瓜的香味時,我知道,冬天就要到了,而回鄉的路,很長,很長。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