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包機兩岸業者首度面對既合作又競爭局面

標籤:

【大紀元1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彭思舟上海特稿)兩岸各有六家航空公司參與今年過年台商包機,這些業者原本對可能因包機公布時間太晚,是否導致客源不足有點「小擔心」,但最終看到僅上海台協就已累計有一千六百五十多名台商預約登記訂票,且人數還在增加,不但疑慮一掃而空,反而對未來高達五十萬的台商客源開始規劃展開爭奪戰。

一位台灣航空業者駐上海代表說,眾所周知,台港航線因為兩岸僵持的關係,幾乎八成台商旅客都往這裡周轉,成為台灣航空公司中最賺錢、含金量最高的航線,但在兩岸包機所呈現未來兩岸三通的前景下,各家航空業者都想要進入分食這塊大餅,台灣航空業者更需要確保戰果,不因為未來三通而流失。

另一方面,對於中國大陸的航空業者而言,航空業的競爭已經面臨戰國時代,北京往返上海的機票,甚至出現過比火車票還便宜的票價,所以當他們看到往返於台灣和中國大陸的龐大客源,當然不能就此放過。事實上,近年大陸航空公司飛香港的班機中,台灣旅客搭乘率平均高達每班班機的三成,這讓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看到了台灣客源的無限潛力。

另據了解,即使未來兩岸正式三通,大陸民航公司也不是每家都可以飛台灣航線,所以兩岸航線還是屬於某種程度的壟斷,因此,大陸航空業為了爭面子,也是為未來爭裡子,這次包機幾乎都推出了最堅強的陣容。

例如,東航派出最好的空服員組「凌燕組」,全部空姐都身著由世界經合會為各國元首做唐裝的老師傅設計的蝴蝶唐裝,在機師方面,派出了曾經飛越北極的駕駛員擔任,幾乎是精銳盡出,為的就是給搭乘的台商旅客以及中外媒體留下好印象,以利爭取未來五十萬的台商客源。

綜合上述因素,不管是台灣還是大陸的航空公司,都視兩岸包機為未來三通的提前卡位戰,而提前展開角力競爭,但又因為兩岸航線的特殊性,不可能一家通吃,所以又展開策略性的合作。

例如,趁著過年包機議題正火熱,兩岸航空界也正加緊合作、搶奪商機。中國民航總局人士透露,上海航空公司在去年第三季提出組建合資貨運公司計畫後,上航董事會秘書徐駿民向媒體透露,上航目前正在與幾家公司加緊協商中。據了解,台灣長榮與復興航空公司,都傳出是上航洽談的對象。

而無獨有偶,華航與東航一直有密切接觸的經驗,據業內人士透露,東航正在與華航商談,將旗下的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兩成五的股份,出讓給華航,增進彼此的合作,並搶奪台商貨運的商機,這些都充分表現了在未來兩岸航空業者將走向既競爭又合作的局面。

相關新聞
民航第一次降落台灣 過年包機各自表述
作文能力不佳  兩岸青少年語文水平明顯下降
拔得頭籌 廈門航空29日首航台北
兩岸電話詐騙警方掃蕩  集團首腦多人落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