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移民不成錢移光 消費者睜大眼慎簽約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21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彭群弼報導)台灣經濟不景氣,近年來承辦移民案件的業者大發利市,也引發不少消費糾紛。消基會上午表示:部分不肖公司,看準消費者不熟習國外的法令,讓許多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申請案,反覆送件,巧立名目收取手續費,或者刊登不實廣告,誘使民眾上當!消基會提醒有計畫移民的消費者,儘量自己打聽移民國家的法令,慎選業者簽訂定型化契約,才能確保自己的權益。

台灣股市連日下跌加上政經情勢動盪,不少人想要腳底抹油,選擇移民其他國家,這幾年讓辦理移民的業者賺了不少錢。消費者的糾紛不少。

消基會日前接獲民眾投訴,兩年多前委託一家業者代辦,花了22萬手續費,公司就倒閉了,換了一家業者,不但又要求支付一筆六萬元的顧問費,還刻意隱瞞資格不符的問題,誤導消費者以為可以申辦成功。不斷收取各種資料處理費用。讓消費者不斷付錢,卻根本不可能成功!沒有善盡告知的義務。

此外,也有業者刊登保證成功的廣告,拼命要錢,民眾的申請案件碰上移民國家的法令變動,無法成功,也無法從移民公司拿回退費。也有烏龍移民公司延誤消費者的申請案件,

消基會表示:每件移民案的費用動輒數萬甚至百萬,再加上民眾對於國外法令陌生,語言隔閡,不肖業者很容易下手!等到民眾無法申請成功,業者推託,避不見面,糾紛不少。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應該盡可能瞭解移民國家的法令,貨比三家,慎選合格登記的移民公司,參考內政部提供的定型化契約版本,與業者簽約保障自己權益,也絕對不要接受外文的契約。至於業者聲稱:可以免約談,免坐移民監,等抵觸移民國家法令的說法或保證,民眾千萬不要輕信。 為了避免業者拿錢走人,消基會也建議消費者,合約應該明訂雙方的權利義務,並且採用分期支付款項。

如果一旦上當受騙,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可以提出告訴,並要求解除契約,秘書長黃怡騰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