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協調發展的出路在哪裡?

梁京

標籤:

【大紀元10月25日訊】胡錦濤借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再次強調了自己要實現協調發展的決心。其實,大陸城鄉之間,沿海與內陸之間,尤其是高收入階層與低收入階層之間的貧富鴻溝之大,由此引起的各種社會危機之嚴重,有目共睹。沒有人質疑協調發展之必要,也少有人懷疑胡錦濤真心想解決這些問題。人們真正感到疑慮的,是胡錦濤有沒有能力把大陸引上協調發展的軌道。

像江澤民一樣,胡錦濤也非常幸運。他們所面臨的國際環境,是百餘年來中國的政治領袖們都應該羨慕的。胡錦濤自己也看到了這一點。他經常重複的一句話就是「抓住難得的歷史機遇」。他顯然希望「時勢造英雄」,能借這個歷史機遇成就自己的歷史地位。

迄今為止,胡錦濤有許多令人失望之處,但現在還看不太清楚的是,他是否有足夠的學習能力,比較快地從錯誤中明白過來。當今國際環境對中國人,尤其是對大陸的政治領導人最有利之處,就是給了他們比較從容的學習機會。天下非為堯舜而存。我們不能指望胡錦濤成就百餘年來中國所有的現代化夢想。只要胡錦濤能夠增加而不是窒息大陸的生機,就是國人之幸。

在我看來,檢驗胡錦濤是否朝著正確的方向在走,至少有兩個重要的判據。一是看他給地方多少創制的空間。目前大陸不少地方權勢利益集團十分猖獗,有人因此而以為大陸的問題是地方權力太大。其實不然,今天地方上的許多問題,實際上是江澤民朱熔基時代逼良為娼的政策造成的。中央把住重要的權力不放,又沒有監管的能力,只好頻繁使用「一刀切」。這些手段必定在一些地方完全不可行,因此,陽奉陰違成為地方政府生存之必需。但這樣一來,也就大開了腐敗之門。

根據大陸媒體最近的一些報道,湖北省正在對農村基層的治理,進行非常重大的改革。其基本的思路,就是把鄉政府的支出,更多地用於「養事」而非「養人」。這一改革試驗立意深遠。但現在還看不出來,湖北的改革是否得到胡錦濤的支持。這樣的改革因為要逼地方政府「瘦身」,當然會面臨極大的阻力。如果胡錦濤聽任這樣重大而困難的改革夭折,就發出了一個十分不妙的信號。

而大陸最近風傳要對公務員大幅度提薪,如果屬實,對類似湖北這樣的改革很可能會帶來災難性的影響。大陸的許多地方政府,早已陷入「吃飯財政」的困境。因為政府官員太多,有限的財力連發工資都很難,逼著基層官員不擇手段創收,給自己發工資。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中央又一次決定大幅度提薪,只會為地方的改革製造更大的障礙。

對胡錦濤是否「開竅」的另外一個判據,是看他給民間組織的發展留下多少空間。大陸日益嚴重的社會危機,激發了越來越多有良知的人,創辦和投身各種民間組織,扶貧濟弱。這本來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受到烏克蘭等前蘇東地區發生的所謂「顏色革命」的震撼,大陸當局中的一些極端守舊派,竭力鼓動胡錦濤對民間組織加強控制。胡錦濤對此如何反應,是對他的政治智慧的一個重要考驗。

如果胡錦濤真的把民間組織,包括得到西方支持的民間組織當作是對自己的威脅而不是實現社會和諧的力量,他就在事實上助長而不是削弱激進主義再次在中國得勢。百餘年來,激進主義給中國人帶來的禍害,實在是太深重。但激進主義最大的支持者,其實就是中國昏庸的中央當權者。就今天中國的國內環境而言,更加如此。與上個世紀初相比,今天中國的知識階層與民眾對激進主義的免疫力,已經大大增強。這恰恰應該有利於當權者大膽地推進社會變革,而不是相反。

不久前大陸十屆全運會的開幕式舉行了大型團體表演,最後一節歌舞叫「我們萬眾一心」,其中有兩句歌詞的大意是「你若是那好漢,那我就跟你走……說定了,你別讓我等太久」。當上萬名表演者和觀眾對著胡錦濤放聲高唱這一段的時候,電視上並沒有給出胡的鏡頭,因此無法看到他的表情。但我希望,他不至於如此愚鈍,以致聽不到其中的弦外之音。

──轉自《自由亞洲電台報導》(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對胡錦濤政治智慧的一次考驗
梁京:高房價挑戰胡溫執政能力
梁京:母親被妖魔化的背後
梁京:六四與中國「崛起」對世界的威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