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閘蟹熱潮系列專題二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突破養殖瓶頸 大閘蟹量產創造特有螃蟹經濟(中央社記者趙彥上海特稿)大閘蟹聲名大噪後,許多人可能不禁質疑,為什麼早年只有到江蘇一帶才能吃到,如今在台、港、澳都能大啖一番;究其原因在於養殖技術瓶頸突破,也因此創造出中國特有的螃蟹經濟。


在商業行銷下,外界熟知的大閘蟹產區有江蘇省的陽澄湖、太湖,以及安徽省的巢湖、蕪湖等,但其實,整個中國大陸除了西藏,即便是天寒地凍的天山都有大閘蟹養殖區的蹤跡。不過,因地理環境差異名稱不同,例如臨近東北渤海等海域者統稱為遼蟹,浙江一帶名為海蟹。

大閘蟹生態研究者劉知甫表示,最近十年才開始興起大閘蟹人工養殖,五年前才進入量產,原因是學界深入研究後突破養殖瓶頸,進而嘉惠業者帶動養蟹產業。

早期,大閘蟹全為野生,約於每年農曆十月、西風吹起後沿長江順流到長江口崇明島交配生殖,然後再洄游,沿途須經江流閘口,因此被名為大閘蟹。

概略而言,學界為培育大閘蟹特地到產卵區闢池撈取如蚤狀的幼體,再循序培育為如紐扣般的幼體、蟹苗、幼蟹再到成蟹,每一個過程都曾遭遇環境適應等問題,最後都逐一克服,飼養至成蟹的時間也由野生期至少兩年縮短為一年。

陽澄湖大閘蟹能夠以口感甘甜味美最具知名度,主因在於水質、湖底土質與食物。綜合楊維龍等養殖業者說法,蘇州陽澄湖為恒定的淺水湖泊,即使有潮汐因素,水位多蚍保持在一點五至兩公尺間,陽光直透湖底為湖內的大閘蟹提供豐富的天然活性餌料。

再者,陽澄湖底屬於特殊的硬板底泥,宛若水泥地,長久爬行後使得蟹肉更為強健,不同於一般湖泊的大閘蟹肉質鬆軟;蟹食除田螺、小型蝦蟹還有陽澄湖獨特的水草,使得陽澄湖的大閘蟹散發出特有的水草香,異於慣食肉類性飼料蟹所彌漫的腥味。

天然環境當然帶動了陽澄湖週邊養殖、餐飲等行業。養殖環境條件最佳的「黃金水面」約有三萬七千四百畝,佔有四分之一黃金水面的陽澄湖鎮可謂得天獨厚,也是最大受益者。

陽澄湖鎮約有三分之二人家臨湖而居,全鎮養蟹戶一千三百五十四戶,內塘養蟹戶兩千五百六十四戶,佔全鎮總戶數三分之一。

而且,全鎮每家養蟹戶幾乎都有蟹苗池,面積達八千五百畝;專業的蟹市則有蟹王市場等,市場固定攤位達五百十二個。

官方統計,全鎮近年來市場成交量每年超過四千噸,其中兩千五百噸於批發市場成交,每年銷往台灣、香港、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地區直接和間接出口近三百噸,僅台灣就約一百噸。

受到官方鼓勵全鎮大力發展陽澄湖大閘蟹經濟,去年陽澄湖鎮與大閘蟹有關的產業總收入超過兩億元人民幣,今年還預估可能達三億元。

陽澄湖位於中國江蘇省,總養殖面積原本約十六萬畝,今年擴大為十八萬畝,總產量約兩萬公噸、一千四百萬隻大閘蟹,

今年陽澄湖畔還興起了休閒度假和招商引資等相關行業,使得產業發展更加多元化。

相關新聞
香港行家指重陽節為吃大閘蟹最佳時機
台灣國際兒童電視影展入圍影片公布
秋季海鮮肥美  頂級生蠔螃蟹宴搶上市
蒙特利爾僑學界慶雙十不忘歷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