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師主觀評量 如何把關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學生德育評量改以文字敘述取代分數,理想甚高,但全國教師會教學部主委詹政道指出,勢必將增加教師不少工作量,此外文字評量應避免教師主觀評價。

家長團體則多贊成學生德育成績回歸到真正深入的觀察與描述。

詹政道指出,中小學一個班級三十五至四十多人不等,一旦分數評量改為文字敘述,對於教師平日對學生的行為觀察與描述表達能力,將是不小挑戰,這雖有助提升師生關係,但也是很大的工作負擔。

以表格附註量化資料

目前中小學鼓勵分數與文字並行的雙軌評量方式,傳出有部分縣市學校,為避免教師主觀評論差異太大,建立統一的文字評量資料庫,教師只要勾選就可印出,例如甲等就一律是「品學兼優」、乙等就是「表現尚可」、丙等就是「有待改進」,根本換湯不換藥。詹政道建議,未來有關學生出席率、請假次數等量化資料,可另外以表格附註,文字敘述則最好集中於學生學習成效與問題所在的具體描述,以做為提醒家長注意的親師溝通管道。

家長團體則對以此表示「樂觀其成」,台北市國中家長會聯合會會長許永佳指出:「好的老師應能一針見血點出孩子學習問題的癥結。」彰化縣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吳福濱則認為,成績單上德育七十分和八十五分,到底代表什麼不同?上課遲到和打架鬧事,可能都是扣五分,大多數的家長根本搞不懂問題所在。

去除污名化 學生雙手贊成

〔記者許敏溶、黃以敬/台北報導〕學生德育成績將以文字敘述取代量化分數,許多學生對此均表示肯定;台灣大學學生會會長黃兆年即指出,如果七十分或六十分就被界定為品德不良,甚至升學或就業都帶著紀錄,分數評量應該廢除。

依據目前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或考查辦法,中小學基礎教育於近年取消退學制度,但操行成績若屬丁等、亦即不到六十分,就會被要求重修或轉學。大學則大多仍有操行成績不及格退學規定,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九十二學年大專院校退學人數中,因為操行成績而退學的學生佔二%,一年約有一千零五十八人因為操行不及格而被強迫退學。

政治大學社會所學生林柏儀認為,以分數判定學生品德的陋習早就應該取消,尤其其中可能涉及教師個人喜好,學校又有許多流於僵化的獎懲分數,以老師主觀的分數,就要求學生退學或轉學,是很不公平的做法。台大政研所研究生莊雅涵指出,政策不錯,因為操行成績不再是老師強制將學生分類的工具,也不再因此讓學生背負污名。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