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京:大陸死於非命者知多少?

梁京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22日訊】11月14日清晨,山西沁源縣發生的一起車禍,造成二十名中學生和一名教師死亡。緊接著第二天,貴州威寧縣又有一兩中巴車翻了,又造成十七人死亡。沁源縣的慘禍被大陸媒體廣泛報道,因爲類似的事故還不多見,一個疲勞駕駛的司機,一下毀掉如此多的年輕生命,確實讓人感到震撼。因此,大陸各種媒體紛紛跟蹤報道。相比之下,邊遠的威寧縣十幾個農民的死亡,很快就被媒體淡忘了。畢竟,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已經算不得什麽重要新聞。

打開地方報紙,每天都有各種死於非命的報道。不是兇殺自殺,就是各種災禍。讓人感到現在大陸死於非命的人數非常之多。讓我不禁想起,前一段時間,有一條新聞,講到大陸目前的傷害死亡增加很多,在國際組織的支援下,大陸當局決定對傷害死亡的原因,進行更深入的調查。

作爲一個用千萬人的生命換來的政權,大陸當局對人的生命一貫漠視。儘管有了高度現代化的通信手段和大量的電腦,大陸直到現在還沒有實現覆蓋全體人群的死亡報告。所以,每年究竟有多少人死亡,只知道一個大概,而死亡原因,就更加不清楚了。從網上搜索發現,要不是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從1989年開始資助中國建立一個監測網,對中國人的死亡數量和原因進行抽樣跟蹤,中國恐怕到現在對於各種死亡的原因,也還在稀裏糊塗之中。

耐人尋味的是,這個1989年就建立的監測網,一直非常低調,鮮爲人知。這恐怕是因爲大陸政府一直把死亡原因視爲國家機密的緣故。尤其是1989年的傷害死亡人數和原因,更是高度的國家機密。

負責對這個死亡監測網的資料進行分析的學者,是協和醫科大學慢性病與危險因素研究中心主任楊功煥教授。正是從她的分析結果中,人們才開始對中國大陸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根據《南方周末》去年的一篇報道,楊功煥教授的分析表明,大陸傷害死亡的比例高,而且上升的速度很快。到2004年前,自殺一直占大陸傷害死亡的首位,但是到去年,交通事故取代了自殺,成爲大陸傷害死亡的第一致因。據最近大陸官方透露,2004年,大陸官方報告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十萬人。

楊功煥教授得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析結果是,從1991年到2000年的十年間,大陸的死亡率沒有下降,這是一個十分不正常的現象。因爲,在這十年中,大陸的經濟實現了高速增長,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在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就是死亡率下降,而大陸則不然。楊教授認爲,大陸出現這種異常,是因爲大陸人口老齡化,老人比例上升,自然死亡率上升。

我認爲,楊教授的這個解釋,很有替當局遮掩過錯的嫌疑。直接經驗告訴我們,正是在江澤民、朱熔基時代,一些人暴富的同時,更多人卻死於非命。幾千萬乃至上億的農民,被迫外出打工,暴露於各種各樣的風險之下得不到保護,傷害死亡的人數迅速增加。頻頻發生的礦難,人所共知,但是,還有許多人死在他鄉,根本無人知曉。賈樟柯的電影《盲井》就揭示了這種情況。

我猜想,楊功煥教授並沒有去人爲調整監測網的資料。但是,她應該知道,監測網在設計的時候,完全沒有預料大陸農村人口的流動性在九十年代會如此快速增長。因此,儘管大陸的死亡監測網對農村家中死亡的人數進行了報告,但是,對那些死在外面的流動人口卻難以追蹤。很多人外出數年,沒有音訊,但家裏人卻無法判斷其生死,即使明知外出者很可能已經死亡,也不願承認,更不會去報告。

外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當然就是傷害。因此,大陸死於非命者究竟有多少,依據現在監測網的資料,是很容易被低估的。對此,楊功煥教授應該最清楚,但是她並沒有指出這一點,這恰恰說明,她知道大陸經濟高速增長,死亡率不降反增,是一個對共產黨政權非常不利的事實。於是,她有意回避這一事實。但紙終究包不住火,儘管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確切地知道有多少人在這些年中死於非命,但是這並不能妨礙我們憑直接的經驗得出結論,大陸的和平崛起,和當年奪取政權一樣,是以許多人的生命爲代價的。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梁京﹕大陸金融改革的轉捩點
梁京﹕定州事件的警示
股權分置改革帶來的風險與機會
梁京:讓人不敢樂觀的政治改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