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千億勞退金 選誰代操 ?

標籤: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錦奇╱專訪

勞退新制上路後,每年至少千億元勞工退休金,成為國內外資產管理業者眼中的大商機,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認為,退休基金應以績效、風險控管作為評選代操機構標準,絕不能以最低標甄選,而且要給明確投資報酬目標,評鑑績效時間應該拉長到3年以上,比較合理客觀。以下為林弘立接受專訪內容大要。

問:怎麼看勞退新制退休基金?

答:新的勞退基金有最低收益率規定,是以兩年期銀行定存利率計算,不足差額由政府負責,這已成政府的責任,政府將擔負風險,如果投資報酬率不理想,有虧損,政府要出錢,等於由全民稅收來彌補,因此,這麼大筆錢如何管理很重要。

選誰代操?要求代操機構如何操作?有沒有按照目標在做?整套制度設計要很嚴謹,中間如果出錯,全民都要買單,依照過去幾年政府4大基金委外代操經驗,退休基金管委會委外時,給的目標要很明確,到底是要冒風險賺錢?還是要避免風險?如果要賺合理的利潤,目標有多高?退休基金不能只想賺大錢,全部拿去買股票;也不能太好高騖遠,反而誤導基金經理人。

一旦有了明確的目標,資產管理公司自然會設計適合的產品,香港的例子就是如此,資產管理公司甚至會找保險機構合作,以買保險的方式,提供獲利保證,設計出類似保本基金商品。

第一階段,政府並沒有開放勞工自行選擇資產管理公司、投資標的,雖是自己的帳戶,還是要政府代管,政府也有最低收益率的壓力,現制顯得沒有空間,未來如果能修法,我希望落實個人帳戶制精神,讓每個人決定個人帳戶如何提撥,如何運用,畢竟,每個人的個性不一樣,想過的退休生活也不同,說不定,有勞工想在法定提撥6%以外,多提2%薪水,冒更多風險拚更多報酬。

在國外,每個人的帳戶可以找投資顧問或投資組合去作投資決策,每家公司退休金帳戶也可自行挑選資產管理公司,但都不可以提前提領出來,政府不用保障收益,只要當遊戲制訂者,負責過濾合格公司,讓大家自己投資,而不是政府找人來代操,資產管理業也才會更蓬勃。

問:資產管理界是否將有一番新氣象、新變革?

答:公會不會建議特別保障國內業者,國內外資產管理公司可以一起競爭,但評鑑績效時間應該拉長到3年以上,看來比較合理,不會變成炒短線。

國內各家公司都有代操經驗,都有能力,我預料,以後生意如果夠大,各公司可能設立獨立退休金部門、退休商品規劃處、退休金投資處,但投信業還是應重視風險控管,財務工程控管等跨領域的專業人才以後會非常重要。

投信投顧業很可能跟其他壽險業等跨業合作,在國外都已有先例,以前國內比較少,但這還需政策引導,如果政策明確,業者自會找策略聯盟,以後,沒有金控的投信業會吃虧,不過,市場現已是如此。

問:給勞工的建議是?

答:勞工不用擔心,政府答應給最低收益保障,勞工至少不會虧本,但縱然如此,還是應該作退休規劃,可以找保險公司或資產管理公司免費試算,如果以後想過甚麼生活,每月得花多少錢?現在每月家庭要提多少錢?透過這樣的估算,預作準備,越早準備將會越有利。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勞退金制度傾向整合簡併 企業年金出局
九成上班族擔心勞退金看得到拿不到
4成1雇主不清楚勞退金方案  3成7無多餘預算
親民黨及無黨:勞退金不能只保留不保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