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湳仔溝古道(總督府步道).石龜坑古道(百吉林蔭步道)

Tony 撰文.圖.攝影

人氣 70
標籤:

桃園縣大溪鎮以古道之多而聞名。我蒐尋大溪的古道,發現在台七線百吉隧道附近的古道又特別的密集,古道數量之多,可以用「古道群」來形容,令我既驚訝又好奇。什麼樣的地理位置或條件,促使這個地區出現了這麼多條歷史古道呢?

這問題其實不難回答。只是我這台北人對桃園的地理不夠熟悉,雖然翻閱地圖,但外行人看熱鬧,隔鞋搔癢,未能有所領悟。後來我蒐尋到「百吉生態教育網」網站,細讀其中《細說百吉》(註1)一文後,才恍然大悟,彷彿任督二脈被高手打通,歷史的思緒便沛然泉湧。

百吉,舊稱「八結」(註2),是昔日大嵙崁(大溪)進入角板山、巴陵地區泰雅族部落的入口,是所謂的漢、「番」(註3)接壤之地。通過百吉隧道的台七線公路,由大溪前往復興鄉,直通宜蘭,就是著名的北部橫貫公路,是北台灣重要的東西交通動脈,這條公路其中的一段就是昔日的角板山古道;若由大溪乘船溯大嵙崁溪(大漢溪)而上,也能達八結地區的阿姆坪(註4),然後再前進復興鄉。八結正位於昔日大嵙崁通往泰雅族山區的水陸樞紐之處,一百多年來,無論是晚清時期劉銘傳的「開山撫番」,或是日據時代的「理藩計劃」,都曾經在這個區域留下歷史痕跡,以如此地理位置而擁有多條歷史古道,就不會讓人感到驚訝了。

八結地區的古道,據《細說百吉》一文所述,至少有六條,其中三條為八結與大溪之間的聯絡道路,分別是「大艽芎古道」(註5)、「湳仔溝古道」、「石龜坑古道」;八結境內村庄之間則有三條聯絡道路,分別是「大溪坪古道」、「二層坪古道」、「杉仔崎古道」。這麼高密度的古道群遍佈於八結地區,如何讓愛好古道之士能不垂涎三尺呢?我雖然只走這六條古道的其中之一,仍無法掌握每一條古道的詳細路線,但心嚮往之。只要嚮往之心不變,我想遲早我會走完這個地區的所有古道。



今天則是計劃先走「湳仔溝古道」及「石龜坑古道」。這兩條古道分別位於百吉隧道山丘的左右側,兩條古道的起點與終點則分別在百吉隧道的南北兩端隧道口,而百吉隧道只是一條很短的隧道。因此,古道的距離並不長,只是翻越隧道上方的山頭而已。

從大溪走台七線,百吉隧道大約位於台七線8公里處,過百吉隧道後右轉桃51線(承恩路),往龍珠灣、湳仔溝的方向,約0.5公里,就可看見「湳仔溝古道」的標誌(註6),步道入口旁有一家「客家麵」小吃店。



「湳仔溝古道」,又被稱做「總督府登山步道」,「總督府」這個名稱令人好奇。「客家麵」則是有點名氣的小吃店,故名思義,以客家口味的麵點為主。這家小吃店其貌不揚,只是以木頭搭建、鋪石棉瓦的簡單小吃店,但名氣不小,不時有人遠道開車來這裡吃客家麵。

我將車子停於「客家麵」附近,循著指標往湳仔溝古道走,一小段上坡柏油路之後,就看見往古道山徑的岔路,標誌寫著「湳仔溝古道30分鐘」,路程果然簡短。進入古道,約走一、兩分鐘,古道就鑽進入竹林裡,竹林幽徑,步道鋪滿枯竹葉,踩踏鬆軟舒適,幽意盎然。約五、六分鐘,穿出竹林,可以望見湳仔溝地區的湳仔溝溪,經濟部水利局目前正在整治這條溪,沿河建步道小橋,溪岸護堤斜坡鋪植綠草,從山上望下去,蜿蜒的溪流宛若一條綠色小蛇。

繼續往上走,出現陡上的枕木階梯,樹木之間還綁有繩索供登山者扶持,這段陡上路約三分鐘而已,來到上方處,又恢復為平緩的上坡路,大約又四、五分鐘,來到了鞍部。從客家麵爬到鞍部,大約花了二十分鐘。這裡是各路古道交會的路口。湳仔溝古道直走越嶺而下,可抵達百吉隧道口;若在此處往左,可通往頭寮山(湳仔溝山),山頂有一日據時期的總督府圖根補點,繼續向左走,可接大艽芎古道、溪洲山;從鞍部此處向右走,則山徑可橫越百吉隧道的正上方,通往「百吉林蔭步道」(註7)。

我在這裡稍休息了一會兒。然後繼續走湳仔溝古道,開始下坡路。一開始即是一段陡下土階路,土階有木板工法固定土階,似乎是新整建的步道,也有提供繩索做為輔助,過陡下路後,又出現竹林。古道穿梭於竹林之間,平緩而下,沿途經過幾處小溪溝,附近有農墾遺跡及竹林。一直往下走,抵達百吉隧道的北口。從鞍部出發至此,才花了十分鐘而已。百吉隧道的北口則豎立著「總督府登山步道」的標誌。

「湳仔溝古道」為何被稱做是「總督府步道」呢?據報紙的報導,是源自於日據時期的「枕頭山之役」。當時日軍出兵圍剿角板山的泰雅族,經過激烈的戰鬥之後,其中一名抗日領導者在湳仔溝山麓被俘,日軍隨即以無線電請示總督府如何處置,得到「就地處決」的指示,日軍便將該首領帶至山頂廣場斬首示眾,於是「總督府」之名便流傳至今。

我雖然沒有仔細思考,但對於這樣的說法,我心裡有一點點困惑。我行走於山林古道時,經常遇到行動電話收訊不良,而無法與台北的家人聯絡。不知道百年前的日軍是使用何種品牌的無線電,而能在湳仔溝的山麓以無線電向台北城的總督府請示呢?我猜「總督府」名字的由來,應與這附近頭寮山的「總督府圖根補點」有關。日據時代台灣總督府自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起開始在全台測量土地,總督府的工程測量人員來過這裡,走湳仔溝古道上山,在湳仔溝山(頭寮山)山頭設立了總督府的圖根補點,因此地方人士便稱這條道路為「總督府」步道。這是我合理的猜測。



從百吉隧道北口橫越馬路(台七線)到對面,就看到「百吉林蔭步道」的標誌。「百吉林蔭步道」就是桃118公路,它翻過山丘,然後從石龜坑橋附近下山,再繞至百吉隧道的南口,接回台七線,全長約3公里。

「百吉林蔭步道」就是昔日的「石龜坑古道」。在百吉隧道未貫通之前,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時就已開闢了輕便車路,而成為大溪、八結兩地之間交通往來主要道路;昭和十九年(1944年)打通了八結隧道,但當時隧道內無燈火,居民走隧道時必須高舉著火把照明以過山洞。山洞鑿通後,石龜坑古道的輕便路便逐漸沒人走。這個隧道在民國五十七年時重建,並命名為「百吉隧道」。現在的百吉林蔭步道雖號稱為「桃118公路」,但實際上已無兩地交通的功能,在公路約一公里處,就被欄杆阻擋,禁止車子進入,而變為一條專供遊客步行的休閒林蔭步道。

我從百吉隧道北口的桃118公路沿著馬路往上走,路緩坡平,林蔭宜人。柏油馬路雖然已看不出任何的古道遺跡,但沿途山林蒼鬱而幽雅,健行散步的感覺也很不錯。約一公里處,有岔路通往慈湖管制區。看到管制區的標誌,我才想起,這裡山林環境能夠如此清雅,正是因為它曾是慈湖管制區的一部份,直到民國87年才解禁開放,長達二十幾年的封山,所以沒有一般郊山被濫墾濫建等破壞山林的亂象。

穿越馬路上的欄杆,就正式進入只供人行的百吉林蔭步道了。路旁幾株杜鵑花已綻放盛開,含笑迎人。遊客不多,只有三三兩兩,中途遇到一群國小學生來此戶外教學,熱鬧一陣如輕風飄過,又恢復了幽雅安靜。在步道的高點,可望見山下的台七線,也看到了從湳仔溝古道鞍部循稜而來的小徑,與林蔭步道交會,然後循著山稜線繼續通往白石山。我看地圖,這條山稜線是遠從石門水庫大壩那邊的新溪洲山、溪州山、頭寮山一路延伸而來,一百多年前,這條稜線彷彿是一條漢人、泰雅族之間約定的楚河漢界。但經濟的誘惑,終使漢人一步步冒險越過山稜,在湳仔溝、石龜坑、阿姆坪、八結建立了農墾據點,漢人的隘勇線也得寸進尺的向山區推移。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後,積極開山撫番,光緒十二年(1886年) 設全台撫墾總局(註8),撫墾總局就設於大科崁,積極向泰雅族的山林獵場進行伐樟拓墾,終於與泰雅族爆發激烈的戰爭,史稱「大科崁之役」(註9)。日據時代,殖民政府仍延續劉銘傳開山撫番的政策,積極開發台灣的山地資源,日軍與泰雅族亦曾在這一帶的枕頭山發生激戰。這一條條古道翻越山稜而來,一步步地迫使泰雅族讓出土地與山林。



過百吉林蔭步道的最高點(約2公里處),就變為平緩的下坡柏油路,走來更為舒適,路旁偶爾可見花圃,約八、九分鐘,來到了出口的石龜坑橋。昔日的古道已完全被柏油路所取代,亦不見古道遺跡,看來「石龜坑古道」已變成純粹的歷史名詞而已。石龜坑橋附近則有一新步道通往附近山腰的福德宮,我爬上去瞧瞧,只看見一座普通的土地公廟而已,或許廟已改建過。

從石龜坑橋循著桃118公路往下走,約走五、六分鐘,抵達百吉隧道南口。越過台七線,走往湳仔溝「客家麵」的停車處,然後前往附近的湳仔溝聚落,我欣賞完三合院紅磚古厝後才離開湳仔溝。

今日雖然連走湳仔溝及石龜坑古道,但真正走路的時間約一個半小時而已,算是一條輕鬆的路線。離去時,我突然想起著名的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曾於明治三十年(1897年)前往角板山地區調查泰雅族的風俗文化,寫出《台灣探查日記》,記載所見所聞。伊能嘉矩是走哪一條古道進入八結地區呢?各方並沒有明確的答案。我讀《細說百吉》一文,作者認為伊能嘉矩是走大艽芎古道,而自然旅行家劉克襄先生則認為伊能嘉矩有可能是走湳仔溝古道,也可能有走打鐵寮古道(註10)。我對此事並無研究,但慶幸自己都已走過這幾條古道,所以不管伊能嘉矩是走哪一條路線,我可以肯定我有追隨過他所走過的路。

旅遊日期:2005.03.10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http://www.tonyhuang.idv.tw
@


相關新聞
澳健康部長聲稱聯邦政府是「減稅政府」
平溪.幼坑古道
侯三公路.夢幻瀑布.三瓜子隧道遺址
單車漫遊:淡水河金色水岸自行車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