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品超:回馮楚對本人被提名參選臺灣“總統文化獎”的告誡

蔣品超

標籤:

【大紀元8月15日訊】詩人馮楚在網絡貼出一封公開信,對本人被提名參選臺灣“總統文化獎”道出一個朋友的憂慮,信中這樣寫的:

“《呼喚英雄》我沒有看到原作,所以要寫相關評論還有待更多的閱讀。因你是國際名聲人物,我不能隨意妄自發言引起國內某些派別的妒忌和臆測。不過,我還是以一個友人的直言告你,不要把自已的詩作參加所謂臺灣總統文化獎評選,臺灣文學也是與大陸一個樣,不能真正評判出獨特性人的文學,因為中國傳統牌子還是那一堆爛糊,如李敖的自由一下就淪落成這個樣子。後現代的臺灣文化與現代化的大陸文明,已是同穿一條內褲的精子,已沒有太多的生命的自由意義與承擔。

“請注意一個細節,也是前兩年高行健大人參加臺灣多元文化節,大概是龍應臺發起的。當時陳水扁要獨自接見高老頭,畢竟是國際名人諾貝爾獎頭銜,安排等待高老出現時,高老沒有出現,說是另有一個活動在身不能來了,讓陳水扁有些不悅。高老頭還是有政治頭腦的,這個細節說明在中國立場上,高老的自由是有國界的,而文明的尊重和歷史承擔,不是一筆糊塗帳。

“作為詩人,一個自由承擔者,歷史的虛妄往往會不自覺地落在我們的文字和行動中,即便是在另外一個語境裡也不能看清真實的自由。但高行健的多年磨煉和思想讓他把握了自已的清醒與沉靜。高老頭內心是有民族尊嚴的。正是這種東西而不是法國香水,讓他走向一個自由的高處。諾貝爾獎的偏見就是真理的偏見!”

類似的觀點無論在私下或公開的場合都曾有人對我提及,有的類似馮楚的善意,有人則一派不滿大肆攻擊,伊沙更罵道:“你們這套政治忽悠騙鬼啊!”“所有的造謠都是為了討飯吃!”對於伊沙的指責,我當時盡量克制,這樣回他:“你有你的想法,別人有別人的觀點,立場不同就是騙鬼,那你為什麼還吐血也要堅持寫作?記住沒有寫作不是在表達觀點的。不順我意就是騙,黨文化也毒你太深。當教授豈不更騙鬼?為你擺不平的心態悲哀。”“我和你區別很大,中文字對我幾乎不可能討飯,我隻憑良心講話,竟管良心對世俗世界的我不是好事。但我其實更活在另一個世界。”

現在回想這段經歷,覺得詩人馮楚的告誡很代表了一部份人們的想法與偏見,對此,我謹借此文闡明自己之所以願意接受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提名參選臺灣“總統文化獎” 的原因,以及接受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提名參選臺灣“總統文化獎” 與我作品的關系,和我在兩岸關系上的立場的一些想法,以澄清人們日後對我本人及作品不必要的誤會。

首先,我的作品是與大陸詩人和評論學者在網絡交流而震動大陸詩壇進而對中國文壇產生影響的,它涉及的內容是大陸的歷史與現實,與臺灣和兩岸關系沒關聯。它影響的是大陸文學,而非臺灣文學。我的作品真正被外界所知也是源於它對大陸文化劇烈震撼震驚了中國政府而被中國政府封殺,進而被重返大陸市場的國際網絡資訊公司GOOGLE封殺,而被關注中國網絡封鎖的美國動態網揭示而昭然於世的,而非因臺灣經濟文化辦事處提名所致。

其次,作為一個詩人與學者,我其實不願意自己是一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不願意象其他抱持“大一統”心態的人們視“大中華”主義為東方人類民族區隔的唯一原則而抹殺人類向合理方向發展的其他選擇。我一向的觀點百姓(人類的絕大多數)能得到他們向往的幸福是國家與民族劃分的最根源(前蘇聯分崩離析就是注解)。我在<分裂中國是促進人類進步的偉大空想>一文針對龐大的專制政體造成中國社會民主理想難以實現的現實,曾談過一個觀點,即要想讓中國進步、實行民主,“隻有把中國這個大海分成一碗一碗的水,民主的鹽才會把水變咸。”我現在依然不避諱這一想法。我堅信,“人類社會的合理形式務必以百姓幸福為第一位”是人類存在於宇宙的第一原則,也是最終原則。犧牲百姓幸福而強調民族主義是愚民之術或愚民之害。基於此,我對自身作品容許誰接受或不容許誰接受這點,態度是開放的。我的作品是苦歷史之苦,悲百姓之悲,它打動能打動的人是我的唯一願望。

另外,兩岸關系並沒有誰已理清它的未來走向是東方人類從今至後唯一可行的正確方向,因此,我們不應該先入為主畫地為牢為它設定孰是孰非的基調,今天人們以為正確的,幾十年後無人能擔保它不是謬誤,五十前兵刃相殘的死敵今天卻鋪上紅地毯握手言歡吹奏著刺耳的國歌將對方奉為至賓是我們親眼得見的事實。以今天的眼光看將來的是非我以為並不妥貼。詩人馮楚以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先生作論,以為“高老頭內心是有民族尊嚴的。”似乎要說一個真正有作為的文學家應該首先在他的骨子裡深深印刻他的“民族主義”幾個大字。可是高老頭是以法國公民身份獲獎的,他的法國身份與中國血統對於迷戀他作品中的中國情結的人們本身就是一種諷刺。這就是說,在人類文化獎勵的最高外化形式諾貝爾獎那裡,評判文學作品優劣的基點其實不是漠視人類性的狹隘的民族性而是源於廣泛民族性的人類性。

最後,我的作品也並沒有在臺灣“總統文化獎”中獲獎,我被提名參選的“百合獎”其得主是為一個不倫不類的對文化的取向並不具有鮮明言說性的書法家獲得。我相信參選“百合獎”的作者一定不隻本人和這位書法家,肯定還有文學家和文學作品。可是能真正反映文化取向的文學作品在這次活動中沒有獲獎,在這次活動中沒有值得肯定的文學家,這是值得玩味的事實,畢竟現而今兩岸關系本身已走向一個值得玩味的年代。我假設,如果這次活動“百合獎”獲得者是本人是本人的著作<呼喚英雄>,這對封閉落後食古不化的中國政府會是一種怎樣的沖激?會不會促使那裡缺少反省力的人們不得不引為思考?這從它心頭取出來的一塊肉它應該怎樣吞進去?這在我剛被提名參選之初,曾有朋友與我私下談說,對此朋友們抱持樂觀的期待。的確,若果真如此,這有什麼不好,對那裡(急需促進其改造的中國)?除了有些人在觀念上的難於接受,其他沒有!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是臺灣而不是中國自己在給誰獎勵就覺得這獎有問題,就不能接受,就因授獎者的身份而懷疑獲獎作者的立場取消獲獎作品的價值,讓“階級斗爭”不可調和的錯誤再傷害自己的文化。如我們是真誠的愛國者愛人類者,這種心態是可悲的,我們不應該再重蹈覆轍!

2005/8/14洛杉磯@(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蔣品超《呼喚英雄》出版 王丹等作序
曾仁全 : 讀蔣品超的詩集有感
蔣品超:強烈抗議中國封鎖《呼喚英雄》詩文集出版消息
王軍濤:真情真心真人與真的力量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