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塔尼亞胡辭職顯示以聯合黨魁爭奪戰開始

【大紀元8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一峰特拉維夫特稿)以色列財政部長內塔尼亞胡昨天在內閣會議中突然辭職,理由是良心上無法贊同總理夏隆執意從加薩走廊和四個西岸北部地區屯墾區的撤離案。而實際的原因應該是內塔尼亞胡必需在聯合黨的左派與右派間取得立足點,他的辭職贏得了右派的支持,也讓他在黨魁的爭奪戰上有了一個好的開始。

內塔尼亞胡是以色列第一個全民選出的總理,而夏隆是在同一選舉規則下,最後一個民選的總理,他主政後,主導國會修改了選舉法,讓總理回歸到由執政黨的黨魁成為總理的傳統方式。

夏隆目前因為要執行屯墾區撤離案,與極右派份子和聯合黨黨內反對撤離案的國會議員不和,僅在聯合黨四十名國會議員中,就有十三名反對撤離案。

夏隆為了壓制黨內的反對派,對外召募最大在野黨、勞工黨加入內閣,由於勞工黨一向贊成撤離屯墾區,以土地換取和平的方式來達成與巴勒斯坦和談的目標,在此情況下,勞工黨黨魁裴瑞斯率領勞工黨加入內閣,支持夏隆的撤離案。

內塔尼亞胡在夏隆內閣的日子並不好過,夏隆曾經不只一次地表示,若閣員在國會投票中不支持內閣,反對撤離案,他將毫不手軟地予以開除,夏隆也真的開除過不少不配合的內閣閣員。

曾經當過總理,且曾當過夏隆長官的內塔尼亞胡在七月的國會對撤離案的投票中,溜出投票場,以棄權方式表達他不贊同撤離案的執行,之前夏隆一度透過慕僚放話,若內塔尼亞胡不投票支持撤離案,就會要他下台。但內塔尼亞胡避開投票,夏隆卻沒有真正地開除掉他。

內塔尼亞胡在昨天的內閣中突遞辭呈,表示他良心上無法讓他繼續看到撤離案的實行。若內塔尼亞胡良心上真正反對撤離案,那之前的五個多月,在國會投票中為何又曾投票支持撤離案呢?

事實上,這就是政治上的考量,為了避免兩面受敵,不要被黨內反對撤離案的黨員杯葛,還要受到夏隆所帶頭的黨內左派與內閣上多數的羞辱,造成他無法贏得黨內黨魁的選舉,在撤離案實行前,內塔尼亞胡選擇了離開內閣。

事實內塔尼亞胡也知道撤離案勢在必行,只不過他不希望自己沾上這個會讓他得罪右派人士的事件。

不論撤離案的結果如何,明年底也要面臨以色列的國會大選,如何先在黨內蓄積實力,取得反對夏隆黨員的支持,讓自己更有可能成為聯合黨的黨魁,是內塔尼亞胡的最大考量。

內塔尼亞胡的退出內閣,代表他可全力投入黨魁選戰,在沒有長官部屬的束縛後,內塔尼亞胡可以全力攻擊夏隆的施政和政策,也更可以煽動聯合黨內的右派人士支持他進軍黨魁寶座。

相關新聞
以政府批准首階段撤加沙
南非大選計票近尾聲 非國大將失獨自執政地位
美議員促政府調查6家支持伊朗中企
俄軍再襲烏克蘭 5地區能源設施受損 致20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