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愛恨迪斯尼

標籤: ,

【大紀元9月18日訊】(BBC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江迅)迪斯尼熱,米老鼠熱,香港的迪斯尼米老鼠更熱。

香港全城迪斯尼。傳媒天天多版報道﹔股市迪斯尼概念股飆升﹔迪斯尼電視廣告、巴士廣告﹔迪斯尼中秋月餅﹔柯達、周生生金飾、惠康超市、7-Eleven等,紛紛推出與迪斯尼有關的商品……迪斯尼無疑成為近期香港最熱門話題。

香港迪斯尼9月12日揭幕,這個日子也是迪斯尼樂園50週年的紀念日。迪斯尼從一個姓氏,變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概念。五十而知天命,《遊樂業》雜誌2004年全球十大遊樂園排名,迪斯尼竟然狂掃8席,成績驕人。

筆者小時候尚未進校門,就讀米奇老鼠和白雪公主的卡通書。上世紀七十年代,筆者身在上海,記得當時中央電視台每週一次播映《米老鼠和唐老鴨》,迪斯尼始終是夢幻。年前去日本東京,對迪斯尼樂園絢麗的色彩和可愛的城堡印象深刻。

如今,中年迪斯尼,懷孕6年,終於在香港順產。這是迪斯尼在全球第五個以迪斯尼樂園模式興建的樂園,也是迪斯尼在全球興建的第11個主題樂園。

迪斯尼「黑色星期天」

一兩個月前開始,越近香港迪斯尼開幕,全社會批判迪斯尼企業的勞工、環保、文化、性別歧視等議題的聲音日益響亮,傳媒挖迪斯尼負面新聞也日益瘋狂。

一批大學生更組成「獵奇行動」,以事實揭露在中國大陸的迪斯尼產品製造廠,以低工資、長工時剝削勞工﹔迪斯尼電影強調女性的性徵及傳統女性特質,令孩童從小就對性別有歧解﹔興建迪斯尼,在香港最南面的蒲台島挖沙填海,引致馬灣大量海魚死亡﹔質疑樂園能否監控晚上施放煙花所造成的污染……從而呼籲市民思考迪斯尼公司風光背後的「邪惡」。

50年前的7月17日,魔幻公園的第一站,即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斯尼樂園開張,第一天人群爆棚,事後被稱為「黑色星期天」。50年後的今天,迪斯尼樂園在香港再遭「黑色星期天」。

香港迪斯尼在正式開幕前一周的9月4日,舉辦「公益日」,吸引2.9萬人入場體驗「奇妙旅程」,在時晴時雨的天氣下,人潮將樂園擠得水洩不通,無論機動遊戲、餐廳,甚至洗手間,儘是人龍,遊戲需一兩個小時才能輪候到,連吃快餐都要等候45分鐘,尋樂變捱苦。遊客戲謔說:「我還以為自己在輪(輪,粵語,排隊)平安米呢。真比輪米還慘。」(見本欄目中舒非的《老人與米》)

樂園超負荷接待,秩序混亂,於是惹起香港人怒火,群起攻之。入園者至少三成人表示,不值得再去遊玩﹔六成香港人說目前已經沒有去樂園的意欲。不過,這一天「公益日」,迪斯尼樂園為香港公益金籌得970萬港元,對此關注的香港人卻少之又少。

遺憾的是,事後樂園高層對這天的迫爆亂像,竟然輕描淡寫說,這一天是刻意作「壓力測試」而已。

本欄目另一位特約撰稿人、香港資深傳媒人馬家輝說,2.9萬人乘興而往,敗興而歸,香港人「成了米奇老鼠樂園實驗室裡的白老鼠」。

還記得,七八年前,迪斯尼公司究竟選址香港還是上海興建樂園,一再是香港人關注的問題,也是香港傳媒追蹤的大問題。香港人總以為迪斯尼是座金礦。如果迪斯尼落腳上海,香港人就會落魂似的。如今迪斯尼建成而開幕了,香港人又對樂園一陣痛罵,罵得都不無道理。可以批判迪斯尼文化的「邪惡」和「霸道」,但不能否認迪斯尼文化策略上卻是相當「成功」的。

走向世界

迪斯尼樂園誕生50年,正是美國文化向全世界滲透的50年,迪斯尼樂園是一個縮影。美國文化透過喜聞樂見的手段,令每一個接觸它的人都能快樂接受,快樂消化,而後快樂再傳播。

作為一個通行世界的文化符號,迪斯尼樂園「落戶」香港,其意義絕不僅僅是增加一個重量級旅遊景點。迪斯尼文化的高明,就在於把全世界文化加以「美國式加工」。

經典文化具有其強烈的自我傳承的能力,迪斯尼文化巧取世界經典文化作軀體,注入美國式時尚文化的精髓。多年前,迪斯尼推出第36部卡通故事片《花木蘭》。迪斯尼自稱拿到一個「神奇的東方故事」。這部片子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樂府民間故事。迪斯尼動用2000多名藝術家,耗時 8年,將原作的內核,作現代改編與包裝。

香港的迪斯尼樂園,為迎合中國遊客居多的特點,增加了不少中國味的元素:自然景觀多處體現了中國園林「移步換景」的風格。香港的迪斯尼是全球唯一設有蹲廁的樂園,在處理洗手間清潔問題上,也與其它國家的迪斯尼樂園不同,會派出「清潔大使」長駐洗手間,確保一有問題便立即打掃,在其它國家,只是每隔兩小時清潔一次。在全球其它四個樂園中,只供應美國式快餐,即使在法國,也只是在美式餐廳供應法國食品,但在香港迪斯尼,八個餐廳就有兩個中式正餐廳。東京迪斯尼園內以日語為主,香港迪斯尼卻使用英語、普通話(國語)和粵語,增加了簡體字標識,要求導遊會粵語、普通話和三門外語。香港人極愛攝影,往往在遊戲時拍照,為安全計,遊戲只能暫停等候,以致造成「遊戲擠塞」現象,樂園便新增拍攝位供遊客拍照。香港人喜歡將園內餐廳座位作為 「基地」,一整天放置私人物品,玩得累了回「基地」歇歇,便令原本就不夠的座位顯得更緊張,於是樂園便加設座位。

綜合與提煉,是迪斯尼文化成功的重要因素。有專家認為,從「歐洲文化中心主義」發祥的文化,經過多元文化的衝突、撞擊、互補、銜接、重組、更新,塑造出風靡世界的迪斯尼文化,不是簡單提取最純正文化,再造宮廷貴族文化,也不是只能供一個國家、民族和地區欣賞的偏狹文化,而是讓世界各國、各民族,無論信仰、宗教、習俗如何,都能欣然接受的「可樂文化」。迪斯尼的不足和「邪惡」,抹不去它在文化上的成功策略。

筆者上月去韓國採訪。韓國1998年提出「文化立國」的戰略口號,將文化產業作為21世紀發展國家經濟的戰略支柱產業,短短幾年,韓國文化熱潮來勢兇猛,影視、音像、出版、動畫、演出、遊戲、旅遊等產業,進軍中國大陸,進軍港台,進軍日本,進軍東南亞,甚至進軍歐美。 2004年韓國文化產品成為世界第五大文化產業強固,是繼法國之後又一個能與美國好萊塢(荷李活)分庭抗禮的影視產業大國。它的成功來自文化定位準確。

文化走向世界,韓國做到了,為什麼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做不到呢?

2005-09(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匯業事件 港媒提醒香港業界做好防範措施
高縣養殖石斑魚遭波及 國內訂單被取銷
香港迪士尼中秋假期未見人龍
一號風球 香港今晚有狂風雷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