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寬興:專制強權下的正義之光

楊寬興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10月5日訊】讀書人有時因為讀書的緣故變傻,於是有了「書獃子」一說,我以為,多數情況下應歸因於知識本身,而不能過多地怪罪那些作為「虛心的容器」的讀書人。有關「正義」的概念,可能正是一個典型的誤導性問題,對我自己和周圍的很多人而言,它來自於歷史唯物主義與階級鬥爭學說: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決定論給社會的走向設定了一種線性軌跡,進而由列寧的被壓迫階級反抗學說,以及毛澤東的進步力量必然獲勝的中國式「大團圓」結局,給我們灌輸了一種「正義必然戰勝邪惡,先進必然克服落後」的粗糙而簡單的歷史觀。

這讓我們對正義降臨的等待,充滿了過於樂觀的情調。

一九八九年,站在歷史博物館門前的台階上,西望滿目的旗幟,我天真地以為,它們雜亂而生動的顏色將改變那種整齊劃一的僵化歷史;我天真地以為,我們這一代將活在我們的父輩所不敢想像的自由起點上。

事實證明,這種想像中的起點是虛幻的,時至今日,它仍然是我對生命進程的遙遠期待。十七年中,每一次新年鐘聲的敲響,都使我對自由和正義降臨中國的艱巨性再多一份心理上的準備。

在思想領域內,正義,至今仍然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複雜能指。從詞源學上講,我們今天所說的正義,與中國典籍中的「正義」觀念並無太大差異,而且它不像進化、主義等概念,不是為了翻譯西方文獻而新造的詞。那種「正利而為謂之事,正義而為謂之行」和「苟非正義,則謂之奸邪」的觀念,與注重邏輯分析的西方思想對「正義」的表述,有著共通的語義平台。

柏拉圖把正義列為「四主德」(正義、智慧、勇敢和節制)之首。在希臘思想中,當事物的存在和運行符合理念原則的時候,這種狀況便是「正義」的,對這個詞最好的解釋應該是「恰當」,既不能直接解釋為「公平」,也不是簡單地與「邪惡」相對,它保證每種事物各自安於其所當是,而這也正是拉丁俗語「各人的東西歸於各人」的含義。於是,正義的觀念和對自然的認識,便構成了自然法的基礎。而中世紀神學家托馬斯.阿奎那將上帝嵌入自然法體系後,作為連接上帝和人類的橋樑,自然法中的正義觀念,便帶有了上帝的超驗神性。上帝的權威賦予正義以永恆性,以至於啟蒙時代的法國思想家盧梭認為:「一切正義都出於神,神是正義的唯一淵源」;柏克則說:「有一種東西,並且只有這種東西恆久不變,它先於這個世界而存在,並且也將存在於這個世界自身的組織結構之中,它就是正義。這種正義起源於上帝,駐留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胸中」。

但恆久不變的正義觀和法律體系是不存在的。法國大革命以來,西方思想界對形而上抽像正義的置疑,也使人類修築正義之路的能力變得可疑起來。在對上帝的等待中,正義為何總遲遲不到的問題,削弱了世俗人生的希望。政治學的自信,已經無法抵擋來自於詩學的置。

──原載《民主中國》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楊寬興:陳良宇倒了,「三個代表」不見了
華府建紀念碑 望全球擺脫共產專制
郭永豐 : 我為胡錦濤反腐敗鼓與呼!
呂耿松 : 橫刀立馬,笑傲專制——記朱虞夫先生二三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