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失聯70年 來台尋親碰運氣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中國廣西省山獅角村退休老村長李樹金,以探親名義首度來台,當地村民請託他幫忙找尋失聯70年的親人,手中僅有的線索是1張當事人70年前的黑白照片,和幾張保存6、70年的殘破書信,儘管機會渺茫,他也要碰碰運氣,希望老天爺能夠協助他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

年過6旬的李樹金是廣西省恭城縣蓮花鎮山獅角村退休村長,女兒嫁到台灣屏東,李樹金申請探親獲准生平第一次來台,預計在女婿家待到12月底,住在李樹金隔壁村50多歲的社塘村民董友華,請託他幫忙找尋失聯70年的叔父董龍光,因難度太高,李樹金原本不想答應,但聽完董友華的敘述後,他決定試試運氣。

董友華向李樹金表示,叔父董龍光1936年「加入」國民黨軍隊,因正值國共內戰時期,不久後又發生盧溝橋事件,時局混亂,董龍光曾寫信回家,但家人沒有回信。

董龍光最後一封信在1942年寫給姊姊董銀秀,信中說他在軍政部補訓處第2團第6連,並改名為董振權,之後便失去音訊,後來家人輾轉打聽,董龍光可能隨國民政府撤退來台。

李樹金說,國共內戰直到國民黨撤退來台,家鄉很多人都不敢打聽在台灣親人的下落,更別說是通信,導致兩岸親人分隔兩地,到死都無法見面,董銀秀保存弟弟的親筆信長達6、70年,直到她去世還是沒有董龍光的消息,讓人感到遺憾。

李樹金說,董龍光若尚在人世應該快90歲了,他的父母姊弟都去世了,侄子董友華是他在中國僅存的親人,分隔兩地達70年的親情,讓董友華覺得有義務為董家完成這個心願,於是拿了一份殘破的書信影本,以及一張董龍光大約18歲時的黑白照片給他,請他到台灣時幫忙打聽董龍光的消息。

李樹金表示,原想來台探親越單純越好,以免給女兒或女婿添麻煩,但董家的尋人故事讓他深受感動,他才決定幫這個忙,希望不會造成其他困擾。

李樹金在台灣停留期間的手機號碼為0921-612081,若有人聽過有關董龍光或董振權的消息,請和他聯絡,幫助董家人完成心願。

為情?為錢? 先諮詢

〔記者李立法/屏東報導〕隨著兩岸開放,對岸透過台灣退輔會管道尋找親人的案件趨增,由於台灣與中國內陸的生活水平落差很大,為避免中國人士來台尋親是「另有所圖」,退輔會現在對於中國人士的尋親服務工作趨於嚴謹。

行政院退輔會屏東縣榮民服務處指出,兩岸開放探親後,不少中國人來台尋找失散多年的親人,退輔會是他們求助的主要管道,透過各縣市榮民服務處所建立的人事資料庫,發揮不少尋人功能,讓兩岸當年因為戰亂而分離的親人得以重逢一解相思情懷。

不過服務處也發現,來台尋親的中國人士有些卻是為了錢,台灣所得高,很多老榮民回到中國後,感受到親情淡化的速度特別快,對於金錢卻是索求無度,直到人財兩空才覺悟對岸親人千方百計找他,並非親情召喚,而是金錢引誘。

服務處表示,退輔會對於中國人士來台尋親的服務工作已趨嚴謹,當各地榮民服務處找到當事人後,不會直接把當事人的資料提供給請託人,而是將請託人的資料交給當事人,由當事人決定是否願意和請託人聯絡,退輔會也樂於提供相關的諮詢服務,為當事人及其家屬提供一道防護關卡。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