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國體制下 中國體壇之怪象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熔石綜合報導)中共辦體育的方針是舉國體制,在這一體制的指引下,中國的體育成績一躍成為世界的體育「強國」,在這一體制的影響下,中國體育也出現了許許多多令人不可理解的怪現象。

體政結合

中國體育與政績結合是中國的一大特色。為了鼓勵出好成績從而撈得更多的政治資本,中國的那些政客們不惜用重金甚至是一些不正當的手段來保證出成績,出好成績,體育運動員成了他們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而出不了成績的那些運動員,最後只能過著清貧而又悲涼的生活。正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更改年齡

在利益的驅使下,更改球員年齡,讓球員能夠進入小兩歲甚至三、四歲的國青隊和國少隊。世界足壇沒有哪個國家出現國少隊在正式比賽前,被替換掉2/3主力球員的惡劣現象。而實際上,超齡現象最嚴重的還是在四年一度的全運會和兩年一度的城運會,以及各省市的運會上。由於這些運動會的成績可能直接影響到有關部門的利益,於是把「以大打小」視作取得好成績的捷徑,於是形成更改年齡成風的現象,並屢禁不止。由於暗中受到有關部門的支持,加上球員更改年齡的手段越來越先進,超齡已成為圈內公開的秘密。這就是很多球員在全運會上表現出色,但兩三年之後就銷聲匿跡的原因。

讓球

讓球現象比較具有中國特色,因為它主要發生在中國的國球──乒乓領域,在瓦爾德內爾風行世界乒壇的時期,中國男乒為了得到最後的冠軍,往往讓那些對瓦爾德內爾戰績比較佔優的中國隊員走進最後的決賽,儘管最後大多如願以償,但是卻總讓人質疑莫非體育精神還趕不上一塊金牌嗎?體育的目的莫非就只是為了金牌嗎?還記得在十運會上當孫付明假摔之後,那種痛苦流涕的表情讓我們不禁感歎,中國體育你為甚麼就不能提倡一下公平競爭呢?

海外兵團

球員轉換國籍成為其他國家的運動員,這在國際上早已司空見慣,可是作為一個中國運動員要想改換國籍卻還要擔負上賣國等沉重的精神負擔,像最近關於諸宸將代表卡特爾參賽便受到了不少人的攻擊。攻擊歸攻擊,結果還是好多運動員成了所謂的海外兵團。

最明顯的就是乒乓球,其實現在在國際上能與中國女乒抗衡的就是那些改換國籍的中國運動員。她們以前在大陸不被重用,就選擇到海外找出路,延長自己的運動生涯。這充分的暴露出中國舉國體制的弊端,因為這些運動員是中國花了才力和人力培養起來的,結果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能怪誰呢?

禁止戀愛

中國體育界原本是禁止運動員談戀愛的。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性化管理的盛行,中國體育界現在也採取掙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策略,可前提是不能影響成績。可即使如此,中國體育界還是總能暴出棒打鴛鴦的現象,大家一定還記得2004年關於乒乓球員談戀愛問題的處理,這讓我們感覺到其實中國並沒有把運動員看作是一個正常的人,因為在那種枯燥又乏味的集訓中,在那樣一個風華正茂的年齡,隊員談戀愛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結果卻遭到了嚴厲的處罰。而且處罰只是針對談戀愛的一方,是不是那些管理高層們一直都以為談戀愛是一個人的事情?

急功近利

自從中國網協把中國女網作為突破點之後中國女網取得了一系列成績,其中最突出的要數李婷和孫甜甜奪得的雅典奧運會的女雙金牌以及鄭潔和晏子奪得的澳網女雙的金牌,可是我們不難發現這僅僅是在雙打項目上,而單打卻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男網就更不用說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女子雙打最容易出成績,所以中國網球管理中心把大部份的精力都投在了雙打上。而這就也是為甚麼彭帥和李娜屢次炮轟國家隊的主要原因。

身體創傷

中國體操運動員是中國體育界最辛酸的一批人物,小小年紀就要承受非人的折磨,可是最後又有多少人能走上冠軍的領獎台呢?有多少孩子在這種鍛練下最後都成為廢人,又有多少在20多歲以後還擁有著小孩子那樣的身高和體重啊?他們大部份都是窮人家的孩子,家裏人希望孩子能夠借這條途徑揚眉吐氣,改變家中的困境,可結果他們卻把孩子推上了一條不歸路,不知道那些父母在若干年之後會不會後悔,會不會自責,會不會沒有臉面去見自己那半殘的孩子呢?

不重視非奧項目

在中國體育界,一切都是為了奧運會金牌著想,所以中國體育大部份資金都投在了那些有可能奪的金牌或者獎牌的體育項目上,而那些弱的項目則資金少的可憐,所以就更不用說那些非奧運項目了。要不是丁俊輝在台球上一鳴驚人,那麼這些非奧項目根本不可能步如大眾的視線。中國體育甚麼時候能夠全面發展一下,而不只做一只瘸腿的鴨子,那樣才不違背辦體育的本質意義。

中國裁判

在中國體壇,不僅足球場上屢屢出現球員追打裁判的現象,就是在籃球和排球場上也常出現教練和球員對裁判的判罰極為不滿的現象,更有甚者會出現一些女球員追打裁判的現象。固然這些與球員自身的修養有關,但是更大的問題恐怕還是出在裁判自己的身上,試問中國的那些裁判們有多少敢問心無愧的說我是清白的呢?十運會上鐘鈴的怒斥以及各個代表隊對裁判的強烈的不滿也讓我們認識到中國裁判不僅僅要業務精通,更要學會怎樣做人。

高薪男足

有人說:如果評選中國體育界裡最差的一個體育團隊,那麼一定是中國男子足球隊。中國男足不僅在國際賽場上是屢戰屢敗,而且有時還要動不動大罵兩句,或者是朝不順眼的人吐點口水,結果不僅丟了比賽還丟了人。在不久前的亞洲盃預選賽上,中國男足又敗給了伊拉克隊。可就是這樣的一群球員,其工資卻是高的讓人不可思議,部份球員的年薪更是達到了幾百萬。@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吳敏霞否認与田亮幽會 劉翔力挺田亮
中國全國運動會醜聞不絕的背後
中國體壇明星姚明 工資加贊助成首富!
世預賽:中國男足平泰國 晉級形勢急轉直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