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國家一級古蹟天后宮 全台最早媽祖廟

人氣: 167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耀彬澎湖縣二十一日電)澎湖縣每年夏天遊客絡繹不絕,休閒度假行程,更不會漏掉全台灣最古老、廟史達四百一十四年,並由文建會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開台澎湖天后宮。澎湖天后宮集歷史、建築、地方信仰等特色,旅遊業界更流傳「到澎湖,不到天后宮,就好像入寶山空手而回一樣,令人扼腕」的說法。

澎湖天后宮古碑證實年代最早 //中央社


澎湖縣開發久遠,自然人文與生態資源豐富,三十餘年來推動觀光產業,已成為國內旅遊市場最熱門的觀光勝地。在諸多參訪據點裡,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澎湖一級古蹟天后宮。

開台澎湖天后宮主任委員楊國夫表示,澎湖正式設治在元朝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開發史長達七百多年,而這座天后宮最早很可能源自於元朝以後明文諭令福建沿海地區漳州、泉州、廈門一帶漁民「放洋」(即到澎湖稱小洋,到台灣稱重洋)時需恭請當時被稱為「海神」的媽祖娘娘上船庇佑,而隨漁民或商賈到澎湖,並被迎上岸來供奉有關。但確切年代無從考究。

楊國夫指出,當時僅是一般小廟,歷經多次整建並在日治時期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時,從媽祖宮祭壇下掘出一座紀念明朝時沈有容諭退荷蘭人的「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古碑後,後來受到行政院文建會重視,並經學者考證許多文獻資料後,認為澎湖天后宮的前身「媽祖宮」至少在一五九二年就已經存在,也就是廟史迄今已有四百一十四年,是全台灣最古老的一座廟,現在的廟貌則是一九二三年重建完成,最近一次大整建則在一九八六年整建落成啟用。

他說,一直到清朝康熙二十三年因施琅上奏指稱獲媽祖「顯靈」庇佑得勝取得澎湖、禮部侍郎雅虎奉命致祭,且獲康熙皇帝敕封為「天后」成為春秋二祭的官廟,才正式定名為天后宮。並在一九七九年由內政部評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開台澎湖天后宮是一座坐北朝南採四進式格局的廟宇,建築體風格為閩式合院建築,有別於全台各地廟宇的建築手法。建築體包括山川殿、正殿與兩側護龍和後落的公善樓(又稱清風閣),全部都以傳統工法構築、樑柱使用「榫接」方式建構,再加上廟埕及前方的照壁,讓該廟建築融合傳統工藝與建築藝術的菁華。

楊國夫指出,廟埕泉州白石鋪面,是早期的「壓艙石」舖成,而照壁則有避邪、區隔和阻擋的目的,避免直視廟內對神明不敬。至於入廟的八卦型台階也是全台僅見。整座廟的秀面,由匠師依據頂部各交趾燒陶與剪黏藝術造型構件名稱,藉物隱喻「龍馬負圖,天下太平;祈求吉慶,聖人在位」的吉祥意象。

許姓文化工作者則表示,在天后宮裡還有許多傳統建築菁華,例如忠孝節義吉祥花草的彩繪、鑿花(雕刻)、剪黏、木架棟的力學原理等,在在呈現出澎湖天后宮蘊含厚實的人文與傳統建築工藝。此外,正殿神龕外圍的博古架上緣、左右架堵上的「擂金畫」技藝更是幾近失傳,已成為國寶級的文物。而「與天同功」匾是皇帝御賜,原為九龍金匾,但據說在中法戰爭時失軼,現在十三條金龍的「與天同功」匾則是仿製品。

許姓文化工作者說,天后宮副祀空間左為供奉「註生娘娘」的「育麟宮」,右為供奉澎湖紀略及澎湖續編二書記戴六百三十一位貞節烈婦的「節孝祠」;另在偏殿前還供奉一尊據說有六至八百年,在文革後輾轉流落香港而至台北古董商手裡的中國天津天后宮鎮殿媽祖神像。

至於後落的公善樓原址是種植有桑樹的小庭園改建而成,主要作為地方人士籌畫公益事業及士子以文會友場所。至於「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這座全台第一古碑和其他文物亦置存在公善樓的展示空間。

澎湖天后宮集傳統建築藝術、工法、民意和信仰中心等優質的人文特色於一身,悠久的廟史歷經數百年滄桑,也同時看盡澎湖興衰與風華,到澎湖休閒度假走一趟澎湖天后宮,浸淫在以往歲月中的風華和逐漸模糊的跫音,是一份知性和感性,無怪乎旅行業界會流傳著「若到澎湖,不到天后宮,將有入寶山空手而回的感嘆」,因此,值得各界一起前往領略那份空靈和愜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