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宮到大艽芎古道

張三 撰文、攝影

人氣 40
標籤:

縱橫桃花源,想要好好的了解桃園地區,人到中年,想要把身體練好,也想要將大溪到石門水庫的山勢地理,好好的了解且實地走一番,還有另外的一個目標是通往慈湖的後山,這樣對整個方位路徑,就會有一點粗淺的了解。

從大溪經溪洲山到龍潭,山勢綿延不斷,登山口多處,常可此上彼下,簡單的繞一圈回來,多次在這附近尋幽,上回登溪洲山看大艽芎古道的相關路徑,不長不短已走了多次,看地圖可以從大溪宮走上來,大溪宮在那裡?還沒走過,就從大溪宮繞一圈,再走大九芎古道回來。


大九芎古道,繞一圈回來,水中土地公廟,來過多次,在起霧時,在冬日裡,在油桐花滿地時,這次歲末,找個時間再去水中土地公廟看看,希望能再次的登島看土地公,不過走到頭寮大埤,看到有水充盈,沒能上岸略感失望,後來想想,就沿岸繞一圈再回來也不錯,當然也有烏鴉聲,不過沒有上次那麼多,上次來,很冷的天氣,特別的有那種殘冬的味道。

遠望土地公廟,在山巒的層次下,顯得靜寂,太陽沒有很大的時候,這裡很有國畫的味道,旁邊有石鋪的步道,可能是依托邦社區建的,兩旁有咸豐草,步道中段有點荒廢,走起來感覺仍然不錯,有較大的樹木,枝椏橫亙,襯在水湄,我往下看到通往梅鶴山莊的路,頭寮大池水位較高我忽然想到「水淹金山寺」,當然這一池水也不大,另一池水位又更高,流到頭寮大池,再流下去灌溉,前面的路好像不通,繞了半圈回來,照了一些相,這樣也就可以了。


忽然想到另一條大溪宮的路,也可登到大艽芎古道,往回到竹篙厝,直行大溪宮,走沒多久,右邊是香光寺,附近一片禪林,門口種的植物,都有點特別,從香光寺前可看到大漢溪,再次來時陽光瀲灩,仍有一些秋日稻穗的景象。

續走往大溪宮,前面就有一條約一公里的平路,兩側夾林,看起來感覺就很舒服,有點武俠小說的味道,這條路看起來就像是少有人走,非常幽靜的樣子,廟在遠方,一直有招牌指示著前往,到底是一塊空地可停幾輛車,可以看到大溪宮在上面,廟前往右的路,不知道通往那裡?。


上面就是大溪宮,一上去就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土地公,上頭就明顯的刻上大溪宮三字,我一看就感覺和水中廟「履豐宮」非常的類似,不過被薰的較黑,沒有刻著年代,底下有土地公的座騎虎爺。

我想要尋找歷史的蛛絲馬跡,看到頂上所獻的匾,多是題八十年慶,是在丙子年1996年,這樣八十年前就是1916年,也就是昭和三年,大溪宮題得匾的多是桃園地方人士,換算到今天就是約90年,我向廟方詢問事項,廟公跟我講他的叔公林源道,就是這附近朝日煤礦的老闆,這座廟是蓋來保佑碳坑平安的,朝日煤礦它們稱為ASAHI碳坑。

他們請我喝茶,順便聊聊天,他們也告訴我這裡的地理風水好,我往前看,真的可以看到前方龍潭中科院附近,我詢問前往溪洲山的路,原來就在往後方的路上去,往上可大艽芎古道及溪洲山,往上走到稜線約四十分鐘可達,廟方正準備要用廢棄的木料,來修往上的路。


往上走到稜線,都是上坡,剛起始沒多久的上坡處,有一點簡單的駁坎,還有幾處有架木梯,最後一段處,上頭是巨岩,走到這已經很多汗,且喘的厲害,休息一陣子才繼續上去,稜線的最高處有個水塔,這條路就是從大溪百吉到石門水庫溪州山的山勢,總算是到頂了,慢慢往大艽芎古道走,沿路都是下坡,走起來滿輕鬆愉快的。

路上可看到兩座電塔高聳而立,有一個展望台,往下看水中廟,也看清旁邊往梅鶴山莊的路,山莊隱於一片叢林裡,我希望有機會從山上看到乾涸的水中廟,不一會兒,已到大艽芎古道和通往湳仔溝古道的分岔口,不到二十分鐘直下到大艽宮,已到平地就慢慢的走了。

往回看,遠方山頂有兩座電塔,原來剛剛才從那走下來的,繞一圈回來,再經過水中廟,不知道要等那一個歲修汛期,才能再次登臨,很想再上去看看,「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可是也真的不知道何時再乾涸,也沒有這種屬於文化意境的通報系統,只待有緣了,路旁稻田,有人翻耕,已經有開始在種東西,有綠色的苗,看來春天真的不遠了。

往回到竹篙厝空地取車,這附近也有路到十一指古道,不過我沒找到這個方向的入口,也沒意願現在再走一次,從大溪宮繞大艽芎古道一圈回來,心裡已經很滿足。

——本文轉載自虎茅莊的旅行http://www.wretch.cc/blog/tigergrass&article_id=2807555@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淡水河的左右岸
北橫一日遊
華山酒廠
華山酒廠 人氣 10
飛機遇到亂流的風險有多大? 應該擔心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