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養鴨專家戴謙妙語如珠最盼台灣國際化

人氣: 7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十一日電)以研究鴨子聞名的行政院國科會副主委戴謙,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一口不標準的「國語」,用國語說成語,旁邊還要有人幫忙解釋;別看他鄉土味十足,其實他最盼望的是突破科學園區的瓶頸,強化R&D工作,才能吸引國際企業來台投資,台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更顯得不可獲缺。

新任國科會副主委戴謙從7月12日上任,雖然人在台北上班,但還是兼任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長一職,,週末還是得回到台南共享家庭天倫樂,平常在台北住在承德路的官舍。北部的擁擠和南部的寬廣大不同,但北部的居住環境反而讓戴謙有意外的收穫。

戴謙說,過去住在台南,每天早上得要在7時30分前當車伕送太太去新化的畜產試驗所上班,然後他再去南科管理局辦公;到了台北上班,反而變成每天早上六點多起床,繞著劍潭、圓山一帶的山路走上一大圈,運動完畢回官舍梳洗再來上班,反而增加運動時間。

提到他最擅長的鴨子,戴謙的話匣子收不住,從民國65年起開始養鴨,一直到今年三月博士班的學生論文結束為止,一共和鴨子為伍30年,他發揮遺傳育種、品種改良的專業知識,曾經將黑毛鴨品種改良成白毛鴨,並為第一個鴨子新品種命名。

戴謙說,鴨毛和雞毛不同之處在於保暖效果佳,鴨毛更是寒帶作戰必用的三大物資之一,而台灣鴨子改良成白毛之後,大增外銷的商機,因為日本的鴨絨被都是白色的,如果用黑鴨毛當內裡,顏色很容易透過來,無法打開銷路,但改用白鴨毛之後,填充被裡不再有問題,外銷也大為增加。

而在鴨子內銷的銷路上,只要是白鴨,一斤至少比黑鴨貴新台幣五毛錢以上,一隻鴨子四斤重,足足可為鴨農帶來二元收入,這對鴨農來說是「Extra Income」,這讓戴謙堅信「青年雙手、人類希望」的重要人生哲學。

戴謙其實並非從小生活富裕,而是刻苦長大,因為他的父親在他六歲時過世,戴媽媽從35歲起守寡,靠著在市場裡賣菜一手拉拔孩子長大,幸虧戴謙從小爭氣,不但台南一中、台灣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遺傳學博士一路唸過來,更在74年獲得全國十大傑出青年,77年和79年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非常不容易。

也由於戴謙一路走過來刻苦、腳踏實地不打高空的做事方式,在畜產試驗所擔任所長七年時間與部屬們相處愉快,隨後就任南科管理局長一職時,之前的畜試所會計主任試圖要幫戴謙寫一本書,結果當時戴謙碰到南科減振的頭痛問題,戴謙回去問太太說,這本書應該取什麼書名?結果他太太說不如就取「一個倒楣的女人」好了,因為戴夫人相信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是有一個「倒楣」的女人,才能成就這位成功的男人。

不過笑話之後,戴謙左思右想,最後決定這本書叫做「振動的感覺」,因為當時南科減振問題讓國科會前主委翁政義和副主薛香川相繼求去,他時任南科局長,在一次康寧玻璃廠在南科開幕剪綵時有大批記者,其實記者們最想問的問題是「戴謙是否會跟著求去?」,而當時的經濟部長林信義曾開他玩笑,不如回答記者「我不會求去,因為我眷戀這個位置」,讓戴謙哭笑不得。

當問到戴謙接任副主委一職時有什麼計畫?他強調,主委陳建仁希望他好好將三個科學園區在對外招商時要整合成一個管理局,平常彼此保持既競爭又合作的方式,才能對外整體展現;不過他還是秉持從基層爬上來,沒有什麼大學問,只有柴米油鹽,要期望他有什麼大貢獻或大計畫,可能太高估他。

但他仍願意引用目前95歲高齡的前新化國小校長、新化鎮長王教本的一本書「盡責路自開」的啟示,只要盡好個人的責任,道路自然就打開了。不過高中以前沒說過國語的戴謙用國語描述有點繞口的「盡責路自開」時,還是費了半天功夫,經過官員幫忙解釋翻譯才正確的寫對書名,其實台下的記者早就忍不住笑出來。 

雖然鄉土味十足,但想法可不鄉土,戴謙強調,從竹科、中科、南科形成台灣西部的科技走廊,台灣本身必需更國際化,科學園區工作人員必需抱著年輕、謙虛的心提供各種服務,才會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資設廠,相對台灣的國際地位會更穩,台灣才會更安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