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國衛生部警告莫飲飛機水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明報新聞網2006年8月6日報導)加拿大衛生部首次發出警告,呼籲免疫系統較弱的飛機乘客應避免飲用機上的咖啡或茶,因航機用水被發現含菌。

衛生部於今年初,從431架國內或國際航機上抽取水質樣本檢查,發現有15.1%的樣本含大腸桿菌群(Total Coliform),另有1.2%含有大腸桿菌。而當中未能通過測試的飛機包括加拿大航空(Air Canada)在內。

衛生部發言人伯杰龍(Renee Bergeron)表示,早在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聯邦政府撥款,為航空公司航機作水質檢查,可是到了90年代末,政府取消撥款。直至2005年9月前,政府一直推行一個名為公眾旅遊安全計劃(Travelling Public Safety of Program),讓航空公司自由參與機上水質測試,但所需費用則由航空公司分擔。結果航空反應冷淡,參與率幾近零。

聯邦政府的環境及維持發展專員於去年底就飛機用水安全作檢討,認為有強制性定期檢查的必要,遂於今年初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抽樣調查。並以調查結果作基準,制訂定期抽樣測試飛機用水機制,於今年6月開始實行。

所有以加拿大作營運基地的航空公司,如加拿大航空、Air Transit等國內或國際線航機,均須接受強制性水質測試。但一些華人較常乘搭的航機如國泰和中華航空等則不受此限。

衛生部一旦發現有飛機的水質測試不合要求,便要求相關的航空公司採取一系列補救措施,包括將飛機供水系統關閉、在機上洗手間及廚房張貼警告告示、空中服務員只能向乘客派發樽裝水,亦不能以水喉水沖咖啡或茶。

而機上的供水系統須在24小時內(發現大腸桿菌)或48小時內(發現大腸桿菌群)接受清潔,然後再接受測試。

本報向加航查詢有關的測試結果時,發言人向本報提供了一份內部傳閱的文件,文件上列明衛生部於今年1月16至22日及2月6日至12日期間,共抽查了431架航機的水質樣本,其中在149部加航航機共889個樣本中,,當中有13個樣本有特別的發現,其中有12個樣本發現含大腸桿菌群,另一個樣本有大腸桿菌。發現12個大腸桿菌群的樣本,有3個在機艙走廊、9個在洗手間。至於一個帶有大腸桿菌的樣本,是在洗手間內。

文件亦表示,該公司已與衛生部合作解決問題,加航亦已和合資格的實驗室簽約,為飛機作水質測試。加航發言人菲茨帕特里克(Peter Fitzpatrick)則強調,加航一律向國際線航機的經濟及商務客位的乘客提供樽裝水。至於Air Transit發言人則表示,該公司航機通過有關測試。

飛機用水受污染原因有三,包括城市供水系統本身有問題,故航機在抽取用水時,水源已受污染﹔亦有可能是飛機從城市抽取用水的過程中,使用的工具受污染。

第三個原因是機上儲水系統受污染,水缸、水管及漏水器本身已容易滋生微生物,再加上為讓水缸內的水保持在穩定狀態,機上的用水系統都採用空氣加壓式的設計,這令細菌變得更活躍,有時儲水系統剛完成清洗、消毒,細菌又馬上滋長。

衛生部表示,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數量均用作食水含菌量會否危害人體的指標﹔不過,即使在食水中發現大腸桿菌群或桿菌,未必一定會令飲用者生病。

但大腸桿菌中某種類型,卻可能令飲用者身體不適,病徵由腸道不適、腹瀉,嚴重者以至腎衰竭。@

相關新聞
六四35周年 多倫多舉辦研討會及國是會議論壇
世華多倫多分會新舊交接 林麗娟任新會長
2024僑青歌唱比賽6月8日登場
多倫多僑青舉辦第三屆總統盃籃球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