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價格回落 下探50美元區間

標籤:

【大紀元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思明綜合報導)國際原油價格在過去3週中持續下滑,比較歷史高點已經下滑了超過20%。分析人士認為這次油價的跌勢應該還未見底,但近期跌幅不會太深,由於原油需求依然未見明顯降低,油價不大可能很快跌至50美元一桶以下。

市場:國際油價持續回落

紐約市場上,指標性的輕甜原油期貨價格從今年7月14日78.40美元一桶回落了約22%,並在週三(9月20日)盤中一度下降到60美元一桶以下,為59.80美元。這是3月21日以來,油價首次跌至60美元以下。週三原油價格大幅下滑1.2美元,收於60.46美元。
  
原油價格下滑的直接原因一是美國總統布什在聯合國大會發言中表示將尋求外交解決伊朗核爭端,使得市場對地緣政治情勢緊張的擔憂降低,另外則是美國政府公佈石油產品庫存增加導致供應緊張的疑慮舒緩。週四原油價格略微回升,主要是因為部份市場投資人士趁低買進。

專家:近期原油價格還有下滑空間

有專家認為長期徘徊在60美元以上高位的國際油價存在泡沫成分。位於麻州的能源保險分析公司主管愛默生表示,目前的油價下滑其實早就應該發生了。他認為基於總體供求的平衡,石油價格區間的測試高點應該是50美元一桶,而非80美元一桶。
  
不過由於石油的戰略意義,國際油價並不完全由供求關係決定。CNN金融記者哈格裡夫斯在8月初撰文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在嚐到高油價的甜頭後不會允許油價的跌勢走太遠,他認為就近期看來OPEC認可的低點應該為60美元。
  
能源分析師承認,國際原油價格是一個非常動態的市場,受世界經濟、整體供求、地緣政治、突發性事件,包括自然災害,以及投資者心理等的綜合影響,很難預測其長期價格走勢。目前普遍認為的價格區間低點為40美元。

OPEC:油價過高會損害需求

由於世界經濟特別是亞洲新興市場的發展,導致近來世界經濟對石油的需求大幅增加,所以當2004年世界原油主要供應者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放棄了他們20到28美元一桶的油價目標區間後,油價便一路上漲。
  
雖然OPEC期望油價儘可能上漲,但前提是油價不應高至損害市場對其原油產品的需求。沙特石油部發言人易卜拉欣7月底表示,OPEC認為油價會回落。因為油價繼續上漲將可能損害到需求,或者由於油價過高,導致消費國轉向石油之外的其他替代性燃料。
  
因此儘管當時油價已經展現出明顯的跌勢,9月11日OPEC在其例行會議,仍然同意維持2800萬桶的日產量上限不變。摩根大通的能源分析師Katherine Spector認為OPEC應該對目前的油價滿意,而50美元的油價也應該不會損傷市場需求。

中國需求持續增加

從需求方看,普遍認為,中國石油需求大增及其為求石油供應而在國際市場全線出擊,是國際油價近年來大幅上漲的一個主要推動力。中國在2003和2004兩年原油進口連續增加超過30%,增幅大大超過其同期公佈的GDP增長速度。
  
中共當局近來試圖通過宏觀調控來為過熱的經濟降溫,並推動企業節能降耗,以改變其高能耗,高浪費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不過這些舉措對於降低石油需求似乎效果不彰。
  
中共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鄭京平今年7月18日表示2006年1至6月,中國石油進口加速增長,原油進口比去年同期增長15.6%,進口量達到7333萬噸;進口成品油1823萬噸,同比上升16.1%。而據國際能源機構預計,2006年全球原油需求量比去年增加為1.2%。
  
中共當局在2006年能源藍皮書中承認,中國自1993年首次成為石油淨進口國、1996年成為原油淨進口國以來,2004年原油進口突破億噸大關,石油進口依存度(淨進口量占消費量比重)達到40%,預計2010年將達到50%。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金融組織年會首日呼籲自由貿易
印度擬設石化園區  冀望成國際市場重鎮
「豬叫石」警示人間變數
瑞典擬2050年成全球第一個不依賴石油國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