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志 : 緬甸袈裟革命衝擊中共

劉明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1月10日訊】九月中旬以來,仰光僧侶不懼強權連續上街示威遊行,抗議軍政府的專制獨裁、貪污腐敗、殘暴統治,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袈裟革命。這場革命得到緬甸全民響應支持和國際社會聲援,在政治上對中共予以強烈衝擊。中共對緬甸軍政府鎮壓民眾的反應顯示出,它十分擔憂國際社會聚焦於它與緬甸專制獨裁的軍人政權的親密關係,害怕國內人民群眾倣傚緬甸民眾維權抗爭。

歪曲報導緬甸軍政府鎮壓民眾

緬甸軍政府鎮壓以僧侶為主導的抗議示威後,舉世關注,各國媒體紛紛連續跟蹤報導,中共官方新聞媒體卻反應低調。在中央和各省市的電視台上幾乎看不到緬甸僧侶抗議遊行和軍政府鎮壓和平示威民眾的畫面。人民日報以及其他官方全國大報一律採用新華社消息,地方報刊也未單獨報導緬甸事件。

新華社根據緬甸軍政府提供的消息和口徑進行報導。請看新華社九月二十八日的報導:「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大批民眾在緬甸首都仰光市中心地區舉行示威活動,安全部隊發出警告之後,開槍射擊,導致九人死亡,四十二人受傷,其中三十一人為安全部隊成員,其餘十一人為示威者,包括一名婦女。」這個報導強調「開槍射擊」是在「警告之後」,暗示抗議示威的民眾無視「安全部隊發出警告」,導致軍隊開槍,所以射殺有理。更有甚者,新華社處理緬甸軍政府鎮壓的手法與中共官方新聞媒體報導六四事件極其相似,即突出軍人受傷遠高於平民受傷人數,企圖為血腥鎮壓製造根據,無力辯解。當然這種手法非常笨拙,因為按照常識,全副武裝、受過專門作戰訓練的職業軍人與手無寸鐵、和平示威的緬甸僧侶和中國學生衝突,其勝負及傷亡後果不言自明。由於動用軍隊鎮壓和平示威民眾早已為人類文明所禁止和為國際社會所不齒,緬甸軍政府和中共政權不敢明言血腥鎮壓合理,才歪曲事實,出此下策。應當指出的是,國際媒體在報導緬甸軍政府野蠻鎮壓時,大都強調指出僧侶和民眾是和平示威,而緬甸軍政府鎮壓手段惡劣,軍人或近距離或從後面射殺逃跑的民眾,甚至槍殺正在錄像的日本記者。

中共阻國際制裁緬甸軍政府

一九八八年緬甸爆發反獨裁、爭民主的運動,抗議軍政府的強權統治和貪污腐敗,迫使長期控制緬甸的軍人獨裁者奈溫下台。但是大規模抗議遭到軍人政權的血腥鎮壓,導致一千三百餘人死亡。一九九○年軍政府同意舉行多黨選舉,昂山蘇姬代表的政黨獲得大勝。然而,軍政府食言自肥,宣佈選舉無效,拒絕交權。從那時以來,西方一直孤立緬甸軍政府,推動對它的制裁。然而,緬甸軍政府依仗中共的支持,抵制西方壓力,拒絕民主改革。中共成為緬甸軍政府的最大靠山。從二○○○ 年開始,美國就推動把緬甸問題列入聯合國安理會議程,指責緬甸走私販毒及侵犯人權,要求對其進行制裁,但是,中共百般阻撓。今年一月,緬甸問題進入安理會表決階段,對美國提出的制裁議案進行表決,中共運用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投下反對票,使得緬甸逃過被制裁的命運。

九月底緬甸軍政府鎮壓和平示威的僧侶和民眾後,中共阻止安理會嚴厲譴責緬甸軍人政權。聯合國安理會準備了一個措詞強烈的譴責決議,針對緬甸軍政府屠殺無辜僧侶平民,將他們的屠殺行為視為「對世界和平的威脅」,擬發表聲明嚴厲譴責暴力鎮壓行動。但是,中共動用否決權加以阻止。中共常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在九月二十七日為此辯解說,緬甸的局勢是有一些問題,但是還沒有危及國際和地區和平,因此安理會不應當進行干預。結果,聯合國通過了一個不痛不癢的、要求緬甸當權者以和平的手法解決國內危機的決議。

國際社會正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求解決緬甸問題的辦法,多數國家主張全面的經濟制裁,但中共運用它的影響力,多方為緬甸軍人政權辯護,避免制裁。

中共在緬甸的經濟和戰略利益

緬甸擁有豐富的能源資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戰略位置。因為有其利害關係,中共不惜甘冒罵名,力挺緬甸軍人政權。中共在緬甸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尤其是最近十幾年,中共跟緬甸的經貿關係有了重大的發展。中共從二○○五年度緬甸第三大貿易夥伴上升到二○○六年度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今年中共成為緬甸的最大貿易國,貿易額達十二億美元。中共從緬甸大量進口木材、石油、天然氣、寶石、礦產品、水產品、農產品以及其他初級產品,對緬甸出口電子、電器、機械、鋼鐵、建材、服裝、鞋、紡織品及原料、輕工等產品以及軍火。緬甸軍隊的武器裝備,多數購自中共。去緬甸旅遊的遊客看到士兵的輕型武器和軍車大都為中共製造。

中海油和中石化在緬甸建立了石油開採業務,在緬甸取得的石油總開採面積已超過渤海灣油田的面積。今年年初,中國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公司與緬甸石油天然氣公司在緬甸仰光簽訂正式合同,獲得緬甸三個深水區塊的石油天然氣勘探開採權,總面積為一萬平方公里。中共企業也投資於礦業和製造業。

中共對緬甸全面滲透,去緬甸的遊客能夠感受到中共的強烈影響。人民幣在緬甸與緬幣一起在市面上流通。掛有中文招牌的商店、飯店在仰光市隨處可見。中共以無償建造橋樑等形式對緬甸提供援助,還幫助緬甸修建了多個電站、紡織廠、紙漿廠、水泥廠、糖廠等。中共的建築公司承攬了大批工程。緬甸已成為中共對外承包工程的第四大市場。

中共支持緬甸軍人政權還有戰略上的考慮。中共視緬甸為其打通印度洋的戰略要地。緬甸扼守印度洋與太平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控制了緬甸就可部份控制馬六甲海峽。通過影響緬甸政府,中共有能力「掐住」東南亞諸國、日本和台灣的石油航運。此外,能源供給已經成為中共維護經濟命脈的關鍵。胡錦濤曾經數次在內部會議上表達對中國船隻安全通過馬六甲海峽的關切。中共一直擔心自己的石油通道經由馬六甲海峽的戰略安全,希望在馬六甲海峽一旦受到封鎖的時候,緬甸能夠承擔起原油進口中轉站的任務。中共打算斥資二十億美元,興建由緬甸孟加拉灣沿岸連接雲南省的石油管道,運送由中東購買的石油,以減少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如果這條石油管道建成,中共的油輪及貨船不需要經過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只需要進入緬甸,然後通過輸油管及鐵路就可直接抵達中國內地,這將大為降低石油及貨運成本。中共還視緬甸為其海上擴張的橋頭堡。中共海軍在緬甸設有觀通站,監視美國、日本、印度海軍的活動和動向。

緬甸袈裟革命引發中共擔憂

在政治上,中共政權與緬甸軍人政權是一丘之貉,切身利益相連。

緬甸軍政府暴力鎮壓民主示威的行動在全球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媒體上緬甸軍隊針對抗議僧侶暴行的畫面和照片,使人聯想起一九八九年六四中共軍隊北京屠城事件,以及中共政權與緬甸軍人政權相互勾結共同敵視民主自由的聲名狼藉的關係。這是中南海最不願意看到的。尤其是在舉辦奧運會前夕,北京確實不想讓國際媒體不斷報導它與仰光的臭名昭著的軍政府狼狽為奸。中共不得不在緬甸事件上採取低調,努力避免因它對緬甸局勢的態度而損害其國際聲譽。

在國內政治上,中共極力抵擋和減少緬甸袈裟革命對其帶來的衝擊。引起緬甸大規模示威抗議的導火索是物價猛漲。以前,緬甸軍政府控制了全國燃油買賣。它一直通過財政補貼,來堅持實行低價限量的燃油政策,以免因交通費增加而導致物價全面上漲。然而,軍政府在八月中旬突然大幅削減燃油補貼,使得燃油價格暴漲,柴油價格上升一倍,天然氣價格更暴升百分之五百。隨著燃油價格猛漲,日用品如雞蛋、食油及家禽等的價格亦上升了百分之三十五。軍政府高壓統治下的緬甸民眾本來就生活困苦,物價暴漲後簡直沒有活路,於是被迫奮起反抗。今年中國物價節節上升,通貨膨脹嚴重。豬肉價位沖上十年最高點,雞蛋價格上漲過半。通貨膨脹創了十一年來新高。九月十九日,為了控制通貨膨脹,溫家寶下令凍結部分物價,命令地方政府密切監督豬肉和其他食品價格的波動。這是到目前為止,中共為了控制通貨膨脹而使出的最激烈手段。中國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而官員貪污腐敗日益猖獗。弱勢階層感到民不聊生,民眾對中共政權不滿逐漸升高。緬甸袈裟革命發生後,中共高層憂心忡忡它的衝擊,害怕國內人民群眾倣傚緬甸民眾維權抗爭。尤其在十七大前,中共高層擔心由於物價高漲引發老百姓示威抗議,造成政局動

中共站在專制獨裁政權一邊

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呼籲中共領導人運用對緬甸軍人統治者的影響力,促使軍政府停止暴力鎮壓。殊不知,這只是一廂情願。中共總是站在專制獨裁政權一邊。專制獨裁政權,特別是軍人政權,完全依靠暴力維持統治,放棄武力就等於準備下台。中共怎麼會勸說緬甸軍政府放棄軍事管制,把政權還給文官政府呢?如果緬甸的袈裟革命成功,對中共自己的極權統治也會帶來巨大衝擊。雖然中共不敢公開支持緬甸軍政府的暴行,但私下裡還是同意或讚賞鎮壓的。因為如果中共面臨同樣局勢,也會不顧國際輿論而殘暴鎮壓的。如果指望中共在這次緬甸事件中發揮其正面的影響力,國際社會恐怕要失望了。

中共在處理對外關係中,特別是跟人權記錄不好的國家發展關係的時候,一向堅持所謂「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在緬甸事件這場文明與野蠻的較量中,中共又一次作出了「不干涉內政」的選擇。殘暴的軍人統治,用強硬的武力手段鎮壓和平示威者,這對鄰國來說是潛在的國家安全隱患,對於國際社會和世界和平是一種威脅。最近幾年,中共一直警惕「顏色革命」,現在鄰國的「袈裟革命」使中共領導人寢食難安。看來,中共要拖延政治改革,抵制世界民主潮流,是越來越難了。

--原載:《爭鳴》,2007年11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緬甸繼續關閉互聯網
分析家:緬甸武力鎮壓  軍政府僅獲暫時喘息
【熱點互動】緬甸「僧侶示威」和中共因素(一)
緬甸政府拒與甘巴瑞和翁山蘇姬舉行三邊會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