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大劇院成風 網民痛斥「敗家」

標籤:

【大紀元2月10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國大陸有多個城市近年紛紛耗巨資興建城市標誌的大型公共文化設施,一座座的新型「大劇院」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然而,大劇場建起來後,實際運行狀況如何呢?《人民日報》報導指出,耗資11億元人民幣打造的上海東方藝術中心自2005年開幕以來,卻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加上高昂的保養開支,使得這座豪華的建築陷入「建得起,用不起」的困境。

一座座耗資動輒數億元的大劇院,不僅被內地學者挖苦成「對老百姓來說,是看得見用不豪華玩具」,更被網民痛斥為「敗家」。

值得注意的是,歷時7年、耗資27億元興建的北京國家大劇院預定今年7月使用,《人民日報》此時發表這篇報導,令外界感覺是意有所指。

報導說,這些新型劇場都有共性:投資巨大,建築主體求新求異,設備大多採用國際先進標準,硬件甚至可與歐美的新型劇場媲美。可是由於使用率偏低,導致成本居高不下,不少應邀演出的國際頂級演出團體在權衡成本後,大多不願輕易動用這些設備。

坐落於浦東日晷廣場的那朵碩大的「蝴蝶蘭」建築--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由巴黎戴高樂國際機場的著名建築師安德魯(PaulAndreu)設計。但卻被內地學者挖苦成「對老百姓來說,是看得見用不豪華玩具」。

究竟有多豪?「東方」建築外表採用金屬夾層玻璃幕牆,由五個半球體組成,如五片綻放的花瓣,因此被稱為蝴蝶蘭。

「東方」有三個廳:音樂廳、歌劇廳、演奏廳。造價不菲的歌劇廳裡有耗資逾億元的舞台設施、專用的冰上舞台,美輪美奐。而建築頂部則安裝了880盞嵌入式高科技頂燈,當樂曲在音樂廳演奏時,燈光會隨 旋律起伏變幻。

豪華的設施其保養費自然所費不貲,每日的管理經費就是一筆巨額經費。以清潔為例,裝飾東方藝術中心內牆的陶瓷掛片多達15.8萬片,全部擦洗一遍就要兩個月;4700塊玻璃幕墻「外罩」,每洗一次得4萬元。而電費更可怕,平均每天成本就達9萬元,占「東方」全部開銷的1/3。

但「東方」自啟用至今卻少有用武之地,音樂廳內向奧地利訂製、國內最好的管風琴設備,迄今亦只用過7次。而歌劇廳內的專用冰上舞台每啟用一次,僅耗冰成本就達2萬元,僅在去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家冰上芭蕾舞團表演時用過一次。

造價高昂的設施閒置,以及龐大的管理費使得「東方」出現虧損命運,很多人認為,提高票價可能是為「東方」化解成本壓力的手段,但是2005年邀請柏林愛樂演出時,票價出現4000元的價格,因而卻廣受非議。然而這看起來貴得離譜的票價,可其票房收入卻「僅及成本的一半多」。

令管理部門憂心的還有,再過5年、10年,一些設施面臨大修、更新,高昂的管護成本問題將愈加突出,到時這部分成本又該如何承擔?而「東方」目前的難題並不是個例。據瞭解,目前許多地方的大劇院或多或少地都為維持基本運行的高昂成本所困擾。

禍起江澤民 爭建大劇院成熱潮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是內地城市興建大劇院成風的一大原因,儘管法國建築師安德魯的國家劇院「巨蛋」設計,一開始就被批評浪費大量空間、建材和能源,而且外形與北京古都風貌極不協調。但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依然一意孤行,國家大劇院仍在2001年,即在他卸任中共總書記的前一年動工。

此後,內地城市掀起了爭建大劇院的熱潮。既可討好領導人,又可新建「面子工程」,更重要的是,越大型的項目,越是官員「創收」(創造收入)的良機。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大劇院的設計藍圖,由江澤民欽定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PaulAndreu)的「巨蛋」。而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設計,也出自保羅.安德魯的手筆。

座座耗資過億 網民斥「敗家」

內地已建成和在建的10座豪華大劇院,設計多數出自歐美名家的手筆,外表多為玻璃幕墻,看不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影子。這些劇院的建築「最低消費」為3億元人民幣,網民痛斥「敗家」、「超級大國也沒這麼奢侈」。

各地近年興建的大劇院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單位:人民幣為
北京國家大劇院

北京國家大劇院

投資額:26

重慶大劇院

投資額:15

上海東方藝術中心

投資額:11.4

廣州歌劇院

投資額:10

湖北武漢琴台大劇院

投資額:10

河南藝術中心

投資額:9

浙江杭州大劇院

投資額:9

浙江寧波大劇院

投資額:6.19

東莞大劇院

投資額:6

浙江紹興大劇院

投資額:3.1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外國建築師「支撐」北京引爭議
北京國家大劇院今年七月開始使用
【內幕】被控中共間諜 德議員助理郭建是誰
中國珍珠奶茶連鎖店在港上市 首日股價暴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