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衛:中國史上初次大規模的中西交流

李大衛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前言

從近二百年來中國史上的慘痛教訓中我們得知:交流不能沒有,交流是避免落後的方法,從戰略上講也是知己知彼的必要之途,交流也是刺激創意的泉源。

在瞬息萬變的現代化過程中,落後一點,可能就將招致巨大的損失。1870年清朝在「洋務運動」中派遣幼童留學生赴美,同時間日本開始進行「明治維新」,此時在歐洲俾斯麥也才剛完成德國的統一。25年後,日本卻在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打敗了中國與俄國,脫離亞洲成為歐洲列強的一員。而德國,則在1914年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中國歷史上曾經有兩次大規模的中西交流,第一波的中西交流,就是印度佛教的東傳,第二波中西文化交流則是1840年鴉片戰爭所引發的向歐美等西方國家學習、以救亡圖存的一系列各種形式的運動。

在第一波的交流中主要是宗教性與文化性,並且不帶有侵略性。在這一波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國人並不是「被迫」去交流,而是「主動」去學習,當然佛教在傳入中國的過程中也受到本土文化的抗拒與排擠,甚至在政治上也出現過「三武滅佛」的階段。但畢竟佛教是在中國生根了,而且融入中國文化當中,成為中國佛教。

這一段遠赴印度求法、帶回經書翻譯、消融佛家體系、發展出中國自己的禪宗文化,並且在宋明間儒家學者為面對佛教思想的挑戰、而建立起「理學」的體系,仍然值得今天仍處於第二波中西文化交流中的我們,好好的來回顧這段歷史,並且細細品味。

華夏漢唐文化體系的形成與特質

中國是一個很特別的民族。在佛教傳入中國前,政治上的大一統,是在西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就達成了。他廢封建、立郡縣,沿用了兩千年,並且統一了文字與度量衡,秦始皇用的是法家思想。

到漢朝初年,採用黃老治術,與民休息。漢武帝時國力漸強,他又雄才大略,從此「獨尊儒術」,成為此後中國政治與學術思想與傳統的主流。但表面上是獨尊儒術,管理的手腕上仍帶有法家那一套,這就是學者所稱的「陽儒陰法」。

社會底層則是瀰漫著陰陽家的思想,陰陽五行的觀念滲透到人民生活底層的各方面,如醫術、風水、算命、黃曆等等。在這樣的文化體系中,一個智識份子透過科舉「學而優則仕」,若不得志,退而成為道家。修身養性,雲淡風輕,如同東晉五柳先生陶淵明「採菊東蘺下,悠然見南山」一般,這是中國人大抵呈現出來的氣質與風骨。

然而塑造這個曾經光耀整個東亞文化圈的「華夏民族漢唐文化」的思想學術,卻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大抵發展完成了。

中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中西交流:佛教東傳

中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中西交流,始於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大規模開始於法顯、玄奘至所謂的西天取經,把印度的佛教經典帶回。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藏經,就是當時一大批中國僧侶致力於佛經翻譯的偉大成果。佛教因而在中國深耕,並且開創了唐代禪宗的盛世。

國學大師錢賓四先生列出十大國人應讀的中國經典,《六祖法寶壇經》就是其中之一。描述玄奘西天取經的小說《西遊記》,與達摩祖師西來的故事,對千年以來的每一個中國人而言,都是膾炙人口且耳熟能詳的。到今天我們提到中國文化的三大主流時,都是稱「儒、釋、道」三家。「釋」的排名,甚至在「道」之前。

值得一提的是,歐美宗教主流基督教中的一個教派景教,其實早在唐初時就傳入中國,當時叫做「景教」,留下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基督教自明末耶穌會教士來中國傳教,開始新一波的傳教活動。隨著許多名人如孫中山、蔣介石的信仰基督教,基督徒在中國愈來愈多。

西元635年,基督教其中一支教派的大秦國景教人士至長安,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11年後,玄奘自印度回長安,則受到唐太宗熱情接待。在基督教與佛教之間,顯然唐太宗選擇了佛教。(大紀元)

也許背後的國力強大,也是基督教開始受中國人信仰的原因之一。佛教傳入中國,並不是依於印度國力的強大,而且佛教經典教義巨大而圓融的體系,讓儘管已是飽讀四書五經的中國智識份子,深深地折服。而更令人諷刺的是,佛教誕生於印度,卻在印度消失了。

中國史上第一波大規模中西交流年表

139-132BC

張騫通西域
68 洛陽建白馬寺
76 班超通西域
399-412 法顯印度取經,回國著《佛國記》。
401 天竺國鳩羅摩什至長安,從事大規模佛經譯注。
520 達摩西來,一韋渡江至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
627-645 玄奘至印度取經
635 大秦國景教人士至長安,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
646 玄奘回長安受到唐太宗熱情接待,著《大唐西域記》。
638-713 禪宗六祖惠能,弟子輯錄《六祖壇經》傳世。

製表:李大衛

結語

佛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頓然發現世界上還有這麼個龐大的思想體系,把宇宙人生說的如此透澈。中國人從此除了成君子、成聖人、甚至成仙之外,又多了一種選擇:成佛。

由於佛教的刺激,在唐代出現了中國化了的佛教─禪宗,參禪學佛頓成時尚。佛教的挑戰成就了宋朝的理學,從周敦頤、邵雍、張載、二程、朱熹、陸象山直至明代的王陽明而達「心性之學」之大成。

這是中國人在面對第一波強大的外來思想─佛教,所作的回應。

「禪宗祖庭」少林寺是天下第一名剎,因坐落在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故名「少林寺」。經過千餘年的歷史沉澱,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時至今日,這座千年古剎仍盡顯芳華。少林寺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當時印度僧人跋陀來到中原,很受孝文帝禮敬,嵩山少林寺即為其所建。後來,達摩北渡長江來到嵩山少林寺,傳授禪宗,少林寺成為「禪宗祖庭」。(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龍應台思沙龍》你所不知的六四天安門
李大衛:從《大長今》看中國人
李大衛:中共活摘暴行與1600萬三退潮
李大衛:評高智晟被控「煽動顛覆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