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文:孝女加分與偏科生上港大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7月23日訊】目前正當高考錄取階段。媒體不斷傳出一些令人或喜或憂的信息。像清華、北大不擇手段在重慶爭奪該市文科「狀元」的報導、西藏4名「狀元」被發現3 名錄取資格存在問題的報導,都使人對高考錄取制度的公信力產生某種憂慮。最近在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文章《孝女加分錄取與偏科生上港大》,則從另外的角度,讓人對高考錄取制度進行思考。

據《成都晚報》7月21日的報導,19歲的農村女孩曹於亞(原名曹瑜)為了救身患尿毒症的父親而捐出了自己的一個腎。為了照顧父親和完成高中學業,她又帶著爸爸上學。她的高考成績因而受到影響,面臨落榜的命運。經過四川省錄取領導小組研究,決定以「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跡」為由,為她加20分,錄取她到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藝術類專業學習。
  
加分錄取,是這些年一直在探討但一直沒有解決好的問題。無論怎樣良好的願望,怎樣明確的規定,加分政策總是逃脫不了被扭曲的結局,往往成為人情關係發揮主導作用的空間,甚至成為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肆虐的地帶。四川這次按「思想品德有突出事跡」的規定為曹於亞加20分,使其終於圓了求學夢,卻肯定是既符合政策規定、又順乎人心民意的做法。
  
另一則新聞則來自《長江商報》7月22日的報導。說的是湖北宜都一位16歲的女生王斯然,因明顯偏科並未考出很好的成績(總分605分),卻被香港中文 大學錄取,並獲50萬獎學金。她的主要優勢是英語成績好,會說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以至於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驚奇地問她「你是美國人還是中國人」;由於她 喜歡大量閱讀,她總能寫出同齡人無法企及的的作文,使她的同學很難模仿。她的老師說:「她語言文字的水平,不是一般學生能比的。」她多年來一直是按自己的 興趣學習的,作為中學教師的父母也很開明,沒有干預和限制她。
  
這幾年,香港的大學來內地招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鯰魚效應」。這次香港中文大學以高額獎學金錄取一名偏科的學生,自然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我們知道,任何人才,都不會是各科全優的通才。即便高考中各科全「優」,各科之間還會是有差異的。但致力於各科全優的學生(例如一些「狀元」),是不可能在 自己喜歡的學科里加深拓寬、達到遠遠超越中學教學大綱要求的水平的。人最終所從事並做出成績的只能是一兩個領域,那麼其他學科的知識只能作為背景發揮作 用。懂得了這一點,那麼究竟是各科全優的學生還是相對偏科的學生更容易做出突出的成績,就不言而喻了。這些年被奉為圭臬的「木桶理論」,對於應付高考自然 是正確而有效的,但對於培養傑出人才卻是不可取的,因為人畢竟不是「木桶」。
  
可以設想,王斯然如果報考北大清華,不僅肯定不會被錄取(更不要說會得到獎學金),還會被認為是不自量力,被人嘲笑。內地的高校包括一些名校可以不擇手段地去爭奪各科全優的「狀元」,卻不能給學有所長的「偏科」考生以進身之階,使一些本來可以成為郭沫若、錢鐘書等大師級人才的考生被拒於校門之外,不知是制度的原因還是認識的差距。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高考三級暨普考增列需用名額447名
配合系所設置 試院修正高考二級應考資格
遼寧歌廳爆炸案續 炸藥疑有上噸
考選部:高考秩序大致良好 到考率6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