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廣案爭議 傳播學者看法不一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台北四日電)行政院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對中廣案處理爭議,傳播學者評論正反意見都有,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賴祥蔚建議行政院,邀請更具代表性的學者客觀的評估NCC對中廣股權移轉的決定是否恰當,應是比較可行的做法;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劉昌德認為雙方處理都有問題。

行政院今天撤銷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核准中廣股權轉讓和負責人變更案的行政處分,但NCC認為原來的處分有效。

賴祥蔚表示,NCC原來成立時就是獨立機關,行政院現在把NCC當成下屬機關,明顯的不適當。

他提醒行政院注意,台灣大多數的公司過戶或股權轉移、執照審查都是形式審查,行政院現在指控NCC對中廣股權轉移申請案只進行形式審查,如果從即刻開始對全國所有的個案一律改掉形式審查的做法,大家就會接受,否則,只是選擇性的要求做實質審查,就會被認為不正義。

因此,賴祥蔚認為,現在比較可行的做法,應是由行政院邀請更具代表性的學者,公正客觀的評估NCC對中廣股權轉移申請案的決定是否恰當。

劉昌德表示,中廣股權移轉案的審查處置,實質來看,NCC這次的核准有瑕疵,但行政院在NCC做決定後才公佈對趙少康四家公司的資金來源找到的資料,程序上也有問題。

他指出,NCC公佈的新聞稿,對於中廣新的負責人趙少康資金來源、還有股權集中狀況,沒有做出很好的說明,這是不夠的,外界質疑趙少康資金來源以及中廣股權分散狀況是否過於集中和跨媒體壟斷,NCC未找到實質結果時,不應貿然核准。

他補充,行政院公佈所質疑的中廣趙少康資金來源,這種做法也有問題,這些資料應該提供給NCC,但沒有提供,從公佈的公文往返資料來看,行政院是在NCC做決定後才找資料公佈,程序上有問題。

劉昌德指出,行政院與NCC雙方對中廣案處理爭議,暴露其間的政治立場有問題與未做專業判斷,也令人質疑NCC為什麼核准,及行政院為什麼不及早提供資料給NCC等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