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蘭告別式憶母親 細述父母愛情美國夢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8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蕙如華盛頓十二日專電)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母親趙朱木蘭十一日在紐約舉行告別式,趙小蘭在悼詞中細述父母親忠貞不渝的愛情及上一代華人追求美國夢的故事。她說,父母這一代與二十世紀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經歷國內戰亂與外強侵略;但無論現實社會多麼殘酷,他們始終積極樂觀,對生活滿懷憧憬希望。

趙小蘭父母年輕時歷經國共戰爭遷移至台,之後舉家移民美國。八歲隨同母親來美的趙小蘭讚美母親是一位墾荒者,一位開拓者,是繼往開來美國新移民的領路人,「母親的一生跨越兩個世界,亞洲和美洲,中國和美國。」

趙小蘭回憶,父親為了家庭發展隻身來美,尋找並創造新的發展機會時,母親正懷著二妹,從此夫妻天各一方長達三年之久;但上帝與愛情在心中,他們彼此鴻雁傳書,忠貞不渝,三年後,母親毅然決然離開家人和故土,獨自攜三個幼女,千里迢迢來紐約與父親團聚。

她說,當年美國並沒有像今日這樣種族的多樣化;現在移民到美國,似已司空見慣,但在那個時代,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闖蕩需要膽識勇氣,一切從零開始,「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美國的繁榮昌盛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使美國越來越多元化,成為世人仰慕的今天的美國。」

她表示,母親勤勞善良,是家庭幸福和事業有成的基石,使父親能夠毫無後顧之憂地漂洋過海,為全家能實現美國夢開山鋪路。

她並細述,父母親初見對方都是一見鍾情,認為這是天賜良緣,她引用聖經箴言表示:「當一個男人找到一個好妻子,她的價值遠遠超過了珍珠。丈夫傾心於她,如獲無價之寶。她使丈夫終生受益。」

她表示,多年來母親總是在父親身後默默地支持他照顧他。但在母親病後,父親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細心地觀察她在治療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以至於醫生都開玩笑地評價父親已無師自通,自學成材,是個沒有行醫執照的醫生。

她說:「他們終身不渝的愛情故事真可謂是一段浪漫的佳話。」

趙小蘭說,母親一貫認為女性可以同男性一樣成功。她相信心靈和精神的內在美才是人生真正應該珍惜的寶藏;當面臨生命最後挑戰時,她依然先人後己,「當我要陪她去醫院時, 她會滿臉困惑地看著我問道:『你現在不是應該在工作嗎?你肩負重任,國家和人民需要你。』」

她說,她的母親認為女性最重要的追求應該是美德、智慧和成就。並以身作則,在五十一歲時又重返校園,在紐約聖若望大學攻讀亞洲文學和歷史碩士學位。

趙小蘭感性表示,近半個世紀前,父親隻身到美國開闢新的生活,創出新的天地,奮發圖強,披荊斬棘,準備早日與他年輕的妻兒團聚。「今天,母親的離去是為父親和我們準備另一個家,一個永遠的家,一個與上帝在一起的家。」

趙小蘭夫婿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也在悼文中,讚美趙朱木蘭先人後己、鞠躬盡瘁的美德,並描述她飄洋過海一個多月的時間到達紐約港自由女神像的勇氣,及趙家剛至美國將萬聖節要糖果的小鬼當成搶匪經歷文化差異的困難,但都在趙朱木蘭的引領下順利度過。

他以中國成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形容趙朱木蘭的奉獻與趙家女兒今日的成就。

相關新聞
旅美教育專家張曼君出任美勞工部西區督導
美政府內閣首位亞裔女性:趙小蘭
美中文化差異大  趙小蘭:加強溝通至關重要
用善與愛 共建美好的社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