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 :在南洋反思文革(二)

寒山

人氣 18
標籤: , ,

【大紀元9月15日訊】文革在南洋的影響很廣泛。打開新加坡左派報紙《社會主義陣線報》的新年版,頭版套紅刊登標語口號和是黨主席的新年獻辭,其中充斥著毛澤東語錄和文革詞彙,接下來是全文轉載中共兩報一刊社論,再接著是對國際反帝反修鬥爭的回顧。然後,重點轉向對去年文藝戰線形勢的評估,這往往是最長的一部分,內容覆蓋小說詩歌散文戲劇電影無所不包。

那些非政治性的文學作品,謳歌自然和人性的作品,一概被貼上「黃色文學」和「殖民地文學」或者至少是「無病呻吟」的標籤而被批判。即使是那些誠心誠意要為政治服務的革命文人的作品也逃不掉左派批評家的審查,他們會雞蛋裡面挑骨頭,把所謂反映「資產階級人性論」和「小資產階級情調」的細節找出來猛批一通。有時候這些報刊也會發表被批判者的自我辯護或者同情者的文章,但那和中國的文革一樣,往往是下一輪更深入的「批判」的前奏。

左派報紙發表大量文革風格的政治性漫畫。例如,有一幅漫畫上,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和馬來西亞總理拉赫曼的兩個人頭被醜化後被壓在革命的槍桿之子下面,文字說明是對當時兩個官方口號的嘲弄。這兩個官方口號是:「馬來西亞共和國萬歲!新加坡共和國萬歲!」在漫畫上,「萬歲」的「歲」都變成了粉碎的碎,而且這兩句口號在文字上被拆散,東一個字西一個字,表達了「分崩離析」的意思。

新加坡左派也加入了所謂反修鬥爭,批判蘇聯修正主義。蘇聯在60年代初展開了有關經濟改革的討論,主張對個人利益,利潤,和市場機制這些被計劃體制和指令經濟所排斥的問題重新考慮。蘇聯的這場討論受到一些東歐國家的支持,但中共卻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復辟的標誌。

1963年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孫冶方寫了一篇研究報告,主張社會主義經濟也要講利潤和效益,結果不但被批判,而且撤職下放。新加坡左派報紙大肆宣傳北京已經代替莫斯科成為世界革命的中心,展開了反修宣傳。

他們安排了這樣一組政治圖畫表現中共和蘇聯的區別:在版面的上半部分是兩幅中共宣傳畫,一幅是掛著毛澤東頭像的火車頭,文字說明是「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另一幅是光芒四射的毛澤東頭像下中國人民手握毛選,意思是毛澤東思想是鼓舞中國人民的精神力量。版面的下半部分是兩幅蘇聯政治宣傳畫,一幅是一個掛著一個巨大的一盧布硬幣的火車頭,另一幅是一隻手高舉著同一個一盧布的硬幣。

文字說明是這是蘇聯當局「赤裸裸地宣傳有錢能使鬼推磨」和「錢是帶動一切的火車頭」的反動思想。在很多漫畫上,蘇聯領導人常常被和美國領導人以及其他所謂「各國反動派」的頭目放在一起醜化。當時新加坡左派極力阻撓蘇聯和新加坡發展關係。有一個蘇聯舞蹈團來新加坡訪問,新加坡左派號召抵制,要人民不去買票,不去看演出,並且高呼「蘇修舞蹈團滾回去!」

文革在新加坡的另一個突出表現是在文藝領域。對文革歷史有一定瞭解的人都知道,在很大程度上,文革是在文藝領域首先展開的,而前文革時期毛澤東的文藝方針又直接為文革文藝鋪平了道路。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沒有超階級的文藝,文藝要為政治服務,政治性或者黨性是衡量文藝作品的唯一標準等等把文藝創作直接置於革命之下。毛澤東的這套理論在南洋左派中影響深遠,加上自五四運動以來左翼文學的蔓延,使得文革的文藝路線在新加坡左派文藝中也一時佔據了支配地位。

新加坡的左派報紙社會主義陣線報從1966年9月開始舉辦了《文藝筆談》,目的在於進一步貫徹毛在《延講》中的思想。在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之後,新加坡左翼文壇迅速轉向極左,用一個研究者的話來說就是「左翼文團,雜誌,戲劇團體等紛紛高喊為人民服務的口號;小說,詩歌,戲劇,文論等紛紛『變色』,左翼文壇一時間紅旗飄飄,槍聲卜卜,文革味十足。」1967年年中左派刊物《新青年》發表了系統地確立毛澤東文革文藝路線的長篇文章,題目也帶有典型的毛式風格,叫做「當前我國文藝工作的若干問題」,對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文藝工作者的立場和服務對象,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改造,和左翼文藝的創作手法。

在確立了毛主義文革文藝路線後,新加坡的左翼文壇出現了一個文革潮,創作出大量的歌頌文革和議會外鬥爭的文藝作品,甚至無視政府的法令,公開號召展開武裝鬥爭,響應和新加坡一峽之隔的馬來亞共產黨游擊隊「鄉村包圍城市」的號召,「突出民族解放軍戰士的英雄形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左翼文藝工作者倣傚中共的做法,組織了所謂的「文藝輕騎兵」,在鄉村郊區搭舞台,搞小規模演出,把革命文藝直接送到群眾當中。他們還利用各種群眾團體的聯歡會,學校的畢業典禮,甚至幼兒園的結業典禮上演文革類型的文藝節目。

在中國樣板戲和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的影響下,新加坡左翼文工團也創作了三個大型的演出項目:音樂舞蹈史詩《歌唱馬來亞》,詩歌造型《抗日之歌》和詩劇《送軍糧》,被稱為「土產樣板戲」。他們還把中國的京劇《紅燈記》改編成話劇搬上了舞台。此外他們還自編自演了很多政治諷刺短劇,批判和醜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政府。

當時新加坡發展工業,吸引外資,為了反映這個所謂社會現實,左派作家創作了大量所謂「工人小說」,這都是一些主題先行的作品,虛構出一個由形象高大的英雄人物領導工人階級反抗資本家的階級鬥爭場面。例如,有一本題為《金光道上》的長篇小說這樣描寫一個名叫清堅的主要英雄人物:「他拿出一本紅皮小冊子,開亮了檯燈,堅持每晚的學習工作。這時,將近午夜了,宿舍外正下著傾盆大雨,寒風不斷吹進房裡,同房的幾位工友已經呼呼入睡了。清堅輕手輕腳,把被窩蓋在他們身上… …」 【未完】

--原載:《自由亞洲電台》(RFA),2007-08-23,2007-08-30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周宇新:「四人幫」犯的是「反革命罪」嗎?
周宇新:毛澤東與林彪、「四人幫」:究竟誰先利用了誰?
李洗塵:天安門毛像四部曲
僅次於文革:中華文物古蹟的又一場浩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