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民調領先 政治民調準確性受關注

標籤:

【大紀元10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兆平紐約二十二日專電)美國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倒數計時二週,各項民調顯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遙遙領先共和黨候選人馬侃,差距甚至高於百分之十以上,但政治民調是否真能反應最後投票結果,尤其又有第一位黑人總統候選人,各方看法不一,特別受到關注。

從十月十六日到昨天(二十一日),至少有十四個民調出爐。其中,歐巴馬領先最多的一次是皮尤民眾與新聞研究中心完成的調查,歐巴馬以百分之五十三對百分之三十九,遙遙領先馬侃十四個百分點。

其次是昨天新出爐的「華爾街日報」與美國國家廣播公司的聯合民調,還有蓋洛普民調公司,以及路透社、有線衛星公共事務廣播電視網、左格比民意測驗機構的聯合民調,三項民調裡,歐巴馬皆領先十個百分點。

美國廣播公司與「華盛頓郵報」在十月十七日到二十日進行的電話訪問,歐巴馬也領先馬侃達九個百分點。    

領先幅度最小的一次是今天出爐由美聯社及 GfK完成的民調,抽樣時間是十月十六日到二十日,歐巴馬支持度為百分之四十四,領先馬侃僅一個百分點;其次是喬治華盛頓大學與Battleground的民調,歐巴馬也只領先馬侃二個百分點(百分之四十九與百分之四十七)。 

總得來說,不管是百分之十四或百分之一,馬侃的民調從未超過歐巴馬,歐巴馬的平均領先幅度達百分之七左右。     

儘管如此,迄今還是沒有人敢大膽說歐巴馬已經篤定當選。華爾街日報指出,民調依據的準確性,各家眾說紛紜,最主要是隨機抽樣的樣本是否真正反應民意。

其次,一般家庭用戶以手機取代一般電話情形,日益普及,同時愈來愈多人不願在受訪時表態,多少會影響民調結果。 

蓋洛普與皮尤調查中心早已將手機用戶列入調查範圍,也發現他們的投票傾向與一般家庭電話用戶,沒有多大差別。

除了上述質疑外,今年是美國大選有史以來第一次出現黑人總統候選人,也讓不少人探討:這樣的民調結果,我們相信嗎?

哈佛大學研究學者霍普金斯在美國政治方法論年會裡指出,經過他針對十餘個納入黑人候選人完成的民調結果,一九九六年迄今,沒有發現所謂「布萊德雷效應」(Bradley Effect)案例,也就是許多白人表示支持非裔候選人,但最後卻投票給白人對手。

前洛杉磯黑人市長布萊德雷,一九八二年輸掉加州州長選舉,但他選前民調,領先他的白人對手。

事實上,歐巴馬大選初選得票率與之前民調頗為吻合,除了聯邦參議員希拉蕊因「女人眼淚」影響了新罕布什爾州投票數之外,其餘沒有多大意外。    

美國企業研究所駐所學者麥可表示,政治的民意測驗並非是全然完美儀器,要讀對,得用多一點藝術而非科學角度,但只要抽樣條件正確,民調結果具有可信度。

相關新聞
美大選發燒  產品分兩派
章天亮:美國大選走向的決定性因素
美大選分析:培林成為馬侃包袱
美國媒體分析麥凱恩奧巴馬內閣人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