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穎:來曬一曬不專業的「溫暖秀」

曾穎

標籤:

【大紀元2月3日訊】歲末年初,電視報紙和廣播上關於扶貧濟困送溫暖的報導又鋪天蓋地的多了起來。對於當前還未有效形成體系化救助機制的現狀來說,在適當的時候組織一些非常的扶危和濟困手段是必要的也是值得肯定的。因為對於困難著的弱勢群體,短暫的關愛和微薄的救助物無論從心理還是從現實狀況來說都是聊勝於無的。這起碼使他們從絕望中能看到些許希望。
  
但在大量的「溫暖秀」中,有一些值得警惕的現象不能不引起重視,很多「溫暖秀」因為編導者和組織者的考慮不當,而造成反宣傳效果。試看以下幾個鏡頭:
  
鏡頭一:一位穿著價值上萬元裘皮大衣的地方領導帶著一行人浩浩蕩盪開著高檔轎車進入農村,在瘦骨伶仃衣衫襤褸的貧窮戶面前一站,抖出薄薄兩百元錢人民幣和幾斤掛面臘肉,臉上露出上帝般的神光和笑容。而比他瘦小1到2號的農民,則雙手顫抖面色臘黃感恩涕零,有的甚至當場下跪哭謝,山呼萬歲口號,其情其景令人錐心刺骨。
  
鏡頭二:在一個破爛的農家土炕上,兩位據稱是土改時期的老農民幹部坐在破窗戶下,窗外的寒風把破窗紙吹得飛飛揚揚。窗內,幾個水嫩如花的慰問團女演員正在為他們唱「真高興啊真高興,今兒個真高興」。……
  
如此的例子舉不勝舉,只要大家看電視,自有不少精彩的活例,為免湊篇幅之嫌,暫時打住。以上一些「溫暖秀」,像一部的蹩腳的影片,主題崇高完美,而細節卻漏洞百出,讓人在一個又一個細節漏洞之後,直接懷疑其主題和動機。這是無視觀眾智慧和觀察力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試想:一個身披萬元皮衣,坐著高檔豪華轎車下鄉的基層公務員的富態與窮人的窮態相對比,會給人怎樣的聯想?如果他將公眾捐贈的或國家扶助的款子作為自己「善行」的道具,則更是荒誕而無恥的。筆者作為一名老記者親歷過這樣的場面:一位裘皮人物,因為電視記者的不到場而拒絕下鄉「扶貧」。這樣的溫暖送給誰?確實讓小老百姓觀眾們難以認同。
  
有時,筆者甚至想到一個極蠢的問題:某些細節其實是可以演得更好的:比如脫掉那身裘皮,換一輛樸素的中巴,或在給老革命們表演時把窗上的破洞用白紙糊糊。這樣,畫面反差不是特別大,觀眾的白痴感也許會減輕許多。而領導們的形象,也許會比穿裘皮大衣還更鮮亮可愛。
  
拜託,拿出點專業精神來!
  
(請朋友們把自己看到的不專業的「溫暖秀」拿出來曬一曬!)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曾穎:值得一看的好電影《華麗的假期》
曾穎:當「反腐」成為官場鬥爭的工具時……
曾穎:大當家和他的兒子
曾穎:二當家的理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