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物

認識台灣的樟腦(中)

樟腦的製造與用途

樟腦依蒸餾程度不同,可分為五大類:在山林中將樟樹碎片進行初步蒸餾即為粗製樟腦,再提煉可成再製樟腦、改良乙種樟腦、甲種樟腦、精製樟腦,精製樟腦除為賽璐琭的重要原料,亦為重要的醫藥原料。

蒸腦時,將水由木桶上端倒入鍋中,引燃灶中木材,更換碎片,連續十天後,鍋中沸騰的水蒸氣透過木板孔,將樟木碎片蒸熱,也蒸出含腦的氣體,這些氣體進入倒置陶缸後開始凝結。十天後將陶缸拉開,半凝結的樟腦遇到冷空氣會凝結為霜狀,即為樟腦。

臺灣製腦法傳自福建,以煉腦法為主。腦寮中,一般有一個腦灶,灶之計算單位為份。灶上有十鍋,鍋上有一有孔木板,兩者之間黏泥土固定。木板上再放一木桶,裡面盛樟木碎片。木板上方再倒放陶缸,是裝結晶的樟腦用的。

樟腦經加工可為賽璐珞Celluloid,為當時世界上重要的工業原料。Celluloid 為1869年,美國人John Wesley Hyatt 所發明,其外型如象牙,原料為精製樟腦和纖維素,其獲利為原來樟腦價格的三倍。Celluloid的形狀有棒狀、管狀和片狀等各種外型,在民生用品上可製作人造絲、梳子、玩具,在化學工業上可製作硝酸、硫酸、火藥,還可以作為染料、塗料等用品。在二次世界大戰前,是安全玻璃的原料,在汽車、飛機上皆可利用,用途可說是十分廣泛。

人工樟腦於1803年由德國藥劑師kindt 發明,發現以松脂製成的松節油可以提煉出類似樟腦的產品;德國公司嘗試量產後,1813年正式投入國際市場舞台,可惜因品質不佳,銷路不好。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品質終於改善,也漸次獲得各消費國喜愛,在國際市場佔有率節節上升,開始對臺灣的天然樟腦產生威脅。除了德國以外,之後,義大利、法國、美國與日本也相繼投入製造人工樟腦的市場。人工樟腦的原料來自松樹,松樹成長速度快,且分佈面積遠較樟樹廣,故人工樟腦成本遠較天然樟腦來的低。



圖片說明:樟腦採取狀況/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台灣客家人與製腦業有密切關係。樟腦的製作與生產多在山區,這正是客家人分布的區域。客家人的內聚力相當強,他們在從事樟腦生產時,經由地緣與親緣的關係,發展出一套生產網絡,進而製腦這項專門技術的行業被客家人所壟斷,所以樟腦業幾乎成為台灣客家人所獨佔的一項產經活動。另外,大衛遜(Davidson)在《台灣島的過去與現在》一書中認為:「樟腦的代價就是人血(Price of camphor is blood)。」這句話便說明了樟腦開採過程中的艱辛。原本山林地帶為原住民居住之地,客家先民入山採樟,便威脅了原住民的居住地,進而經常發生衝突。



圖片說明:樟腦是客家所獨佔的產經活動 /圖片來源:台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清代台灣族群分布多呈現泉州人住海、漳州人住平原、客家人住丘陵的現象。客家村落多給人「粵莊多近山而貧」的印象,而一般來說清代客籍的社會地位也較平原的閩籍低落。一八六0年隨著台灣的開港及局勢的變遷,經濟作物由米、糖轉變成以茶和樟腦為主。然而,無論是在台灣東部或西部,樟腦的生產幾乎都是客家人所獨佔的產經活動,且樟腦產於山地,因而客家人聚集的桃、竹、苗等山區大舉開發,進而為客籍人士帶來許多財富,拉近與閩籍的貧富差距,提升客家的社會地位。





圖片說明:供奉木匠守護神魯班的東勢巧聖先師廟/圖片來源:歷史文化學習網

以往台灣土地的開發多以平原為主,隨著樟腦業的發展,山區的開發加速,因而在樟腦生產或集散地興起了許多新市鎮。這些村落多是客籍村落,主要有大嵙崁(大溪)、三角湧(三峽)、咸菜甕(關西)、樹杞林(竹東)、貓里(苗栗)、南庄、三義、八份(大湖)、東勢角(東勢)、集集、林圯埔(竹山)等地。(待續)

轉載 歷史文化學習網 http://culture.edu.tw/history/smenu_photomenu.php?smenuid=132&s_level=&subjectid=239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