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寒:蘇哈托及威權體制的啟示

楚寒

人氣 21
標籤:

【大紀元3月8日訊】威權體制造成的“強國家、弱社會”的局面,往往只是使國家具有安定穩定的表像,難以創造國家的內在祥和。

1月底,頗受爭議的86歲高齡的印尼前總統蘇哈托在病榻上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的爭議性從國內外各界對其死訊的不同反應可見一斑。印尼政府舉行了盛大國葬,一些國家的領導人表示哀悼,認為他為該地區的穩定和印尼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但是相當多的印尼民眾指責他是“躲過法律制裁的獨裁者”,認為他的當權帶來屠殺、腐敗氾濫和人權問題,國際人權組織也發表聲明敦促印尼政府繼續調查他的濫權行為。

這說明這位一度是亞洲最具權勢的政治人物,他一生的是非功過並沒有隨著死後就蓋棺論定。在印尼官方、民間乃至國際社會,對蘇哈托的政治評價在今後一段時間內,也許還將爭論不休。

從1966年靠軍事政變上臺,到1998年在國內反對浪潮中宣佈下野,蘇哈托主政印尼長達32年。這段時期,印尼經濟快速增長,國內貧窮人口大幅減少,民眾生活水平得以提升。正因為此,他被譽為“印尼建設之父”,這也是印尼一部分民眾至今仍感念他的原因。

可同時,蘇哈托的弊政也一直為人詬病。長期的一党(印尼專業集團)專政,助長了執政黨行政化和統治集權化,異己被鎮壓,公權被吞噬。蘇哈托龐大的家族政權與家族工業在印尼政商界盤根錯節,將家族利益淩駕于全民利益之上。這是一個典型的威權政體。

曾幾何時,一些東亞和南亞的政治精英主張,威權政體會比民主政體在經濟上更能取得成就,並宣揚所謂政治上專制、經濟上自由的“亞洲價值觀”。確實,在某些國家的特定歷史時期,威權政體能夠展現較高的效率與魄力,可極大地促進經濟發展。但是,這種統治形態是運用壓制性手段來維持社會控制,它窒息了民眾的自由和創造力,整個社會變成一潭死水。就像蘇哈托主政下的印尼曾被國外媒體形容為“鴉雀無聲的32年”,各種社會矛盾都被其鐵腕壓在了臺面之下,但被壓制並不意味著矛盾不存在或不嚴重。

並且,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不受制約的權力必然導致濫用權力、滋生腐敗。所以,大權在握的蘇哈托可以讓他的家族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他本人則在聯合國的全球貪污者名單上名列榜首,印尼民生卻日漸疾苦。沉痛的教訓表明,要消除腐敗啟動民心,必須改變威權政體,推進體制改革,以實現對權力的分權制衡的制度化。

威權體制造成的“強國家、弱社會”的局面,往往只是使國家具有安定穩定的表像,難以創造國家的內在祥和,由此產生的萎縮社會往往代表著脆弱、預示著危機。威權體制說來簡單,同時它有著難以克服的致命弱點,就是將政黨、公共權力以所謂“人民意志”的形式集中于一身,領袖個人與政黨在缺乏權力約束的情況下,必然導致濫用權力與腐敗橫生。

蘇哈托時代在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宣告結束,但這位前軍事強人給印尼留下的陰影卻沒有完全消退。印尼在金融風暴面前不堪一擊,成為災區中的重災區,印尼的人均收入大幅下降,蘇哈托任內強行捂住的各種社會矛盾不時顯現,造成這個群島國家政局動盪不已,社會形勢惡化。這些不安定因素並不會因為蘇哈圖時代的結束和蘇哈托的辭世,而自動消失走入歷史。

也許要經過很多年才能對一個政治人物做出客觀公正的歷史定論,蘇哈托謝幕了,但歷史還要往前進。蘇哈托下臺時沒能讓他的國家避免陷入危機與混亂,而他自己下臺後受到貪污指控和追討非法資產。這為印尼和其他威權政體下的國家留下借鑒與反思,經濟的發展成果不能由少數家族或特權階層獨佔,專制與腐敗下的穩定不是可持續的穩定,威權體制不可能帶來國家的長治久安和民生福祉,須早日進行民主化轉型。

──轉自《人與人權》2008年3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印尼政府民事訴訟蘇哈托
楚寒:伏爾泰的「命」和何家標的「命」
印尼財政部:將接管蘇哈托擁有基金會資產
印尼檢方決調查蘇哈托幼子疑涉弊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