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邀平面媒體開會 史亞平:關心產業非針對時報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先鳳、溫貴香台北二十三日電)行政院新聞局長史亞平今天下午邀請平面媒體主管開會,關心平面媒體目前經營的情況、困境。史亞平在會後表示,與會人員各抒己見,沒有任何結論,但是她也說明,新聞局是以關心產業的態度邀集會議,並非針對中國時報裁員困境而來。

「報業經營的現況與未來」會議下午在新聞局舉行,由於與會平面主管之一的黃肇松具有中國時報董事身分,因此也引發中時工會代表到場。黃肇松會後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他即將離開報紙工作,轉換其他媒體任事 (七月一日起擔任中央社董事長一職),今天他是以「時藝多媒體」董事長、資深報紙工作者的身分與會,立場更為超然。

黃肇松說,今天會議並未特別提「中國時報」個案,而是針對報業處境現況討論,大家抒發對這個行業發展的心聲。

史亞平在會後接受記者訪問說明今天會議過程。她指出,出席會議的有媒體經營代表、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代表和傳播學者專家等,各自站在其立場發表意見。同時是台北市報業公會理事長的聯合晚報社長項國寧在會中就具體提出開放大陸廣告、紙漿進口減稅等意見。

不過,史亞平也說明,開放大陸廣告在實際執行面有困難,因為刊登廣告需查核是否真實,目前無此機制和能力,同時必須經過修法程序。

至於紙漿進口減稅,對象是否擴及出版業等範圍的界定,也須討論,另一方面有關環保團體的意見等,都須考量。

史亞平說,報紙這個產業的問題並非一兩天可解決,目前只能表示關切;她也要求外館蒐集他國相關資料,是否有媒體紓困的作法?所獲得的回答均是「媒體應獨立自主,隨市場機制自負盈虧」;若政府機構做太多即為「干預」、做太少又被視為「不關心」,真是進退失據。

「報業經營的現況與未來」下午一時三十分在新聞局舉行,部分學者在會中指出中國時報裁員,凸顯市場機制失衡的問題,須檢討因應。台灣記協代表也在會中呼籲新聞局和勞委會應注意和因應中時裁員可能引發平面媒體新聞同業失業的雪球效應。

陳信元教授更提出經濟學人雜誌預告因為傳播科技發展,2046年報紙可能消失的危機。政治大學教授蘇衡也指出報紙產業原物料不斷上漲,影響報業經營困難等問題。

會議進行到一半,發生日前遭中時無預警裁員的員工到場抗議,其中有中時工會代表兩度企圖闖關進入會議現場表達意見,但遭新聞局警衛制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