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獎新得主 數碼照相術的鼻祖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10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衛泳美國新澤西綜合報道)數碼照相機和數碼錄相機目前已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部份了,方便而高效。為人們帶來這劃時代變化的就是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的三位得主中的兩位美國科學家:因「發明影像式半導體電路-電荷耦合元件影像感測器」(CCD sensor)的鮑以爾(Willard Boyle)和史密斯(George Smith)。

CCD感測器如今無所不在,從衛星監測到超級市場的條碼閱讀器(bar code readers),從哈勃望遠鏡拍攝的星際圖像到肺部的X光照片,它幾乎是所有互聯網、數字相機、計算機掃瞄器、複印機和高清晰度電視等圖像背後的眼睛。

這個比10美分硬幣還小的CCD感測器,40年前只用了一個小時就發明出來了。1969年10月17日下午,在鮑以爾的辦公室裡,這兩位科學家站在一塊黑板前,羅列了一大堆「如果將會怎麼樣」的設想。約一個小時後,觸及到了將徹底改變通訊技術過程的概念:用固相集成電路晶片將光學圖像變成數字信息。一週後,史密斯做出了個CCD雛形,如今存放在他家書架上一個小塑料盒裡。這個金光閃閃的橢圓形看上去像個「鑽石晶片」,只有8個元件;而當今一個8兆像素的照相機則有800萬個元件。

當時,鮑以爾和史密斯都在AT&T屬下著名的貝爾實驗室工作。史密斯正在做一個視屏電話的項目,他們決定將這個圖像感測器用在這個項目上,但不久他們被迫轉入其它項目的研究,因為視屏電話在當時不賺錢。後來他們終於在紐約的一個會議上呈現了他們的研究。CCD被證實是圖像技術領域最重要的發明之一。第一個CCD相機在20世紀70年代問世,清晰度足以在電視上播放。80年代,CCD相機裝備在望遠鏡上,天文學家們得以研究最敏感的光學相機所不能拍攝到的數千倍暗淡的物體。

現年79歲的史密斯目前居住在新澤西州Barnegat Bay的一座海濱小屋。貝爾實驗室是他一生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他在1986年退休後,和他的生活伴侶詹尼特-墨菲(Janet Murphy)17年來,駕著他們31英尺長的帆船Apogee周遊世界。他們的房子裡到處都是紀念品,所到之處及日期都標記在廚房牆壁的地圖上。可惜當時還沒有數字相機,但得益於他所發明的CCD,史密斯正把近千張旅遊照片,通過掃瞄存入計算機,

現年85歲的鮑以爾目前則住在老家加拿大的Nova Scotia。他在給瑞典皇家科學院的電話中說,他對火星照片採用CCD感到特別自豪。他們二人對獲得諾貝爾獎並不特別意外,三年前他們曾雙雙獲得被稱之為諾貝爾獎預測的美國國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頒發的德雷帕獎(Draper Prize)。

位於新澤西州Murray Hill的貝爾實驗室自1925年建立以來,共產生了13名諾貝爾獎得主,3萬多項專利。在20世紀60至70年代,被公認為是世界頂尖技術的發明地。但從10多年前開始,貝爾實驗室的傳奇開始衰退。AT&T將實驗室賣給了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而郎訊後來又把其半導體業務賣給了傑爾系統(Agere Systems)。郎訊在2002年併入了阿爾卡特(Alcatel)。兩年後,阿爾卡特-朗訊解散了材料科學和器械物理(device physics)研究組。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的許多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都覺得實驗室已是物是人非,輝煌不再了。


鮑以爾(Willard Boyle)和史密斯(George Smith)同另一位華裔科學家高錕(Charles Kao)同獲2009年諾貝爾物理獎 。(Getty Image)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繪製核醣體模型  3化學家共享諾獎桂冠
高錕患老人癡呆症 部份獎金捐贈研究老人病
諾貝爾獎 大陸媒體報高錕不提胡佳入圍
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詩人可能脫穎而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