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專家:美中難消除艦船對峙之源

【大紀元3月19日訊】(美國之音3月18日報導)美國軍事觀察家們說,美中兩國很難消除造成美軍監測船遭中國艦船騷擾事件的根源,但雙方仍然可以運用已經存在的協商機制幫助降低發生衝突的風險。

這個月早些時候,美國海軍「無瑕」號監測船遭遇5艘中國艦船的騷擾。之後,雙方都不示弱。華盛頓方面表示美軍會繼續在南中國海的公海上進行例行活動,而北京則堅稱將繼續維護主權。

*蒐集情報和反蒐集情報

退休美國海軍少將、前美國駐華武官麥利凱(Eric McVadon)星期三對美國之音說,美中兩國將基於各自的利益繼續進行相關行動,因此很難消除發生美軍監測船遭到中國艦船騷擾事件的根源。

麥利凱說:「我想,中國很自然地不希望看到美國在它的海岸線附近收集情報。另一方面,美國對未來與中國關係出現困難狀況的可能性感到憂慮,因此認為有必要收集情報。」

*不是如何解釋國際法問題

非政府機構「美國海軍分析研究中心」中國研究部主任馮德威(David Finkelstein)上星期也對美國之音說:

「美中兩國在有關問題上的爭執歸根結底並不是一個如何解釋有關國際法的問題,而是中國方面無論如何不願意讓美軍在中國沿海任何海域進行活動,哪怕這種活動本身並不違反國際法,而美軍認為有必要繼續進行有關的活動。」

*參考美蘇經驗

退休美國海軍少將麥利凱說,儘管美中兩國海軍目前很難消除發生海上對峙的根源,但雙方仍然可以想辦法降低發生重大衝突的風險。曾經在冷戰時期駕駛P3型反潛艇戰機與蘇聯海軍對峙過的麥利凱將軍說,美國與蘇聯如何應對海上對峙事件的經驗值得美國與中國軍方的參考。

麥利凱說:「在冷戰時期我們對付蘇聯的時候,我不是要把中國說成是我們的敵人,但那個時候我們與蘇聯之間有一個處理海上事件協定。那個協定運作得不錯。雙方基本上遵守了有關規則。如果出現了問題,雙方有機會拿出解決辦法。」

美國與中國軍方在1998年簽署了「美中海上軍事安全協商機制」的協定,但是雙方並沒有在這種機制下簽訂有關如何處理海上糾紛的具體程序與規則。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基廷上個月對香港媒體說,美國和中國軍方正在商討建立兩軍海上行為準則,類似於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簽訂的有關協議,目的是避免兩軍發生意外衝突。(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鮑爾:奧巴馬能維持美中政治經濟關係
奧巴馬政府上任後的美中關係展望
黃舒:揭中美兩國諜戰秘辛
美中關係發生變化  特別關心食品安全、經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