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瀚宇:信用卡危機 還是轉機?

許瀚宇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5日訊】美國參眾議院近期通過「信用卡持有人權利法案」,顧名思義,法案內容多於捍衛持有信用卡消費者的權益,其中包括「禁止銀行任意提高利率、加收手續費及罰款」及「完整揭露信用卡協議條款」等等…,但在法案背後可以推論出美國政府開始正視信用卡問題可能造成的嚴重性,深知這次美國復甦之路的關鍵,就在於是否能成功的跨越「卡債危機」這座山峰,一旦失足跌落,極有可能跌落萬丈深淵,讓美國經濟距離翻身之日更是遙遙無期。

信用卡危機的觀念早在1930年代就應被列為造成經濟大蕭條的主因。自從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獲勝後,在美國社會便興起高頻率的借貸消費行為來享受高消費的生活品質,因此在個人債務持續增加,且銀行信貸功能失調的情況下,最終導致這顆原子彈在美國的金融市場爆發,造成25%的失業率,和10餘年的經濟成長停滯。

近期數據可易見市場上信貸解凍的跡象,但是信貸解凍卻是醞釀卡債風暴最佳的溫床。各大銀行信用卡違約率最近紛紛打破歷史高點7.53%,大幅來到兩位數的情況下,且失業率未有好轉的跡象,但消費者信心指數卻大幅地攀高(從4月份的40.8上漲到5月份的54.9)。信貸市場恢復流通及消費者信心提高,可望提升美國的消費力,但失業率的飆高代表民眾收入及花費間的缺口越來越大,如果這兩因素持續背離往前,也表明卡債風暴的陰影將持續籠罩著美國復甦的萌芽。

信用卡的違約率攀升,代表美國人對於借貸行為認知的成熟度不足,一旦美國人在次貸風暴後還抱持著和以往一樣「未賺錢先花錢」的觀念,卡債危機的爆發是指日可待的。根據統計,在2010年時信用卡的呆帳將會造成市場接近2000億美元的損失,屆時必會引發一波更大的金融海嘯,而後果將是改變美國社會過往引以為傲的消費型態,且提高儲蓄在GDP的比重,此變化更會放慢美國經濟復甦的步調。美國政府也預估到卡債危機對美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巨大傷害,因此在這次「信用卡持有人權利法案」中增加了對持卡人的限制條款,防止損失擴大的可能性。另外限制銀行任意改變持卡人的權利條款,也是為了改善個人債信,防止個人信用危機以及避免信貸市場再一次凍結的可能性。

過去十年來,美國政府透過房地產泡沫,來解決2000年高科技泡沫,在生產力增加的同時,消費力卻未實質提升,導致供需不平衡的現象。當今美國政府似乎用零利率及量化寬鬆的泡沫政策來重蹈覆轍,而導致美元崩潰。近期的多頭行情,許多投資人樂觀地認為經濟最差的時期似乎已經過去,卻未發現次貸造成的海嘯可能只是一個開端。房屋市場受創只代表美國人借貸行為的一部分發生問題,在美國大部分的消費行為都是用信用卡來支付,其中包括投資及貸款。一旦信用卡危機爆發,即代表是美國整體信用市場的崩壞,則從2010年開始才會是金融體系瓦解的開始。美國目前應要做的事,不是在經濟重建,而是在降低信用卡的違約率,及維持信貸市場的流動性,避免讓美國經濟重蹈1930年經濟大蕭條的後塵。簡單來說,信用卡卡債如果不是下一波危機,就是復甦的轉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德法領袖聯手籲歐盟  領導世界克服金融危機
金融衝擊 日本媒體亦寸步難行
經濟蕭條 澳洲人被炒魷魚後怎麼過
劉兆玄:六大新興產業應結合ICT 發展完整系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