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發現
組圖:埃及考古重大發現 鮮艷木乃伊
4月26日,埃及考古界泰斗、古文物最高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扎希.哈瓦斯率領的考古團隊在距離開羅60公里的Fayoum的古廟宇遺址的地下通道發現了53俱石棺。考古學家初步鑑定,這些石棺可以追溯到中王國時期 (公元前2061-公元前1786) ,新王國時期 (公元前1569-公元前1081), 以及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31-公元前725)。一位考古學家稱,這次發現的木乃伊大多數都塗有鮮艷漂亮的顏色。
】(大紀元記者蔡尚明編譯報導)據美聯社的報導指出,考古學家在葡萄牙南部挖掘出刻著失傳多年的「西南文字」(Southwest Scrip)的石板。石板上刻畫著2500年前所使用的86個方塊文字,文字捲曲而對稱,謎樣的圖案盤繞在邊緣粗糙的石塊上,提供了目前出土文物裡最長的鐵器時代文件。
兩千年前已有電池!
科學家發現,在銅筒中加入酸性物質時,居然能夠產生電流。顯然這是一種產生電能的裝置......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委員會主席扎希‧哈瓦斯11日說,埃及考古學家當天在開羅以南塞加拉地區發掘出一具保存情況完好、堪稱極品的木乃伊,據估測這具木乃伊已有約2600年曆史。
堅信《荷馬史詩》真實性的謝裡曼通過考古挖掘找到了特洛伊城,他相信,特洛伊是真實的,邁錫尼是真實的,同樣《荷馬史詩》中的克里特也應該是真實的。他晚年曾多次去克里特島上考察,但由於種種原因,他未能實現夙願。在謝裡曼的啟發下,英國人伊文斯挖掘出了米諾斯迷宮,再現了輝煌的克里特文明。
史前人類藝術更能體現人類文化藝術,這些精美的壁畫至今仍保存完好,它是人類歷史文明發展的最好見證。以下是全球5大史前洞穴壁畫遺址,其中有20幅最精美的史前洞穴壁畫藝術。
(大紀元記者馮靜編譯報導) 加拿大亞太考古學研究首席科學家景志純(Zhichun Jing,譯音)正在研究中國北部黃河流域在久遠歷史前的城市遺骸,從華夏文明的興衰探索現代中國的成敗。他的考古發現指出,當時的商朝後期,人們不能自由的表達個性,社會也變得嚴厲苛刻並要求統一思想,社會於是逐漸走向衰敗。他的研究對現代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走向,起到很好的鏡面作用。
組圖:「鐵達尼號」生活用品重見天日
1912年的4月14日晚間,英國製造、全長 269 公尺、號稱永不沉沒的豪華蒸氣巨輪「鐵達尼號」,從南安普敦開往紐約的處女航中,在紐芬蘭大岸灘 (Grand Banks) 撞上一座大冰山不幸沉沒,船上 1,311 名乘客與 897 名工作人員,僅約 700 人獲救,約有1500多人無辜葬身海底。
組圖:揭開「鐵達尼號」的神秘面紗
1912年的4月14日,一場船難,奪走了1500多人的生命及改變了無數個家庭的命運。
一支在「孔子世家譜」中失聯一千多年的孔子後裔支派,近日在山西省昔陽縣現身。
潮起潮落,歲月記載著歷史的滄桑。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現行教科書講述的歷史,然而,考古學的新發現陸續推出,帶來了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使我們不得不放開眼界,去重新審視人類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中國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日前發現一張「滿洲帝國全圖」。據報導,地圖上經緯線清晰,將中國東北劃為十六個部分,顯示當時日本在中國的情形。
1999年秋,考古學家在喇家村遺址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試探性發掘,意外發現了一段深且寬的壕溝。據初步鑽探和發掘得知,這是一處前所未見的齊家文化大型聚落遺址,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上。遺址內深埋著當時的一些房屋建築,壕溝內外還有同時代的墓葬發現。專家初步推斷這裡可能是一座史前時代的城堡,它也許是當時盆地裡的一個政治和經濟中心,或許是一個小小王國的所在地。
重慶南川市金佛山發現兩處大規模清代建築遺址,專家表示,當地傳說這裡曾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鑄造兵器的地方,但有待進一步考證。
中國大陸考古專家近日在甘肅臨洮發現了一件罕見的彩陶壺,壺身畫有鴕鳥圖案,而這也是在中國大陸境內首次發現。新華社報導,甘肅省彩陶研究會副會長王海東說,這件彩陶出土於甘肅臨洮辛店鎮附近,被農民無意間挖出。
中國大陸考古學家最近在古城西安長樂宮遺址發現一處面積達二百四十餘平方公尺的大型「地下室」。專家認為這是長樂宮科學考古以來,所發現面積最大、結構最合理的地下建築,為研究古代都城建築史,尤其是宮殿建築技術提供重要資料,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浙江省昌化大峽谷鎮玉岩山發現一塊大型雞血石,高十一公分、寬九十五公分、厚四十公分,重達三百公斤,價值不菲。
很少人聽說過馬齊(La Marche)文明,然而它卻蘊藏著一個令人震驚的考古發現。馬齊(La Marche)位於巴黎南部約350公里處,位於風景優美的維埃納省(Vienne region)。 當St□phane Lwoff等考古學家在1937年挖掘時,他們很快就發現了許多古代文物。意識到這裡有一些很難得的珍貴古蹟時,他們馬上叫來了一些權威的專家來鑑定。這其中包括Abb Breuil,當時最負盛名的石器時代洞穴文化權威。Abb Breuil親眼目睹這次保存完好的一萬四千年前古代文物的挖掘過程。
英國獨立報十一日報導考古學家已在南非一處洞窟掘出世界最古老的藝術作品-石器時代藝術家在約七萬七千年前在石器上蝕刻了兩個具象徵意義的圖案。
以前的人用「鼎」煮肉,以「簋」充便當,如果幾個身分高尚的男女關在房間裡面,一面玩一面想喝點助興的東西,就需要抱出「觚」這個東西了。
據謝桂華表示,大陸考古學家已經清洗了十二萬枚三國吳簡,還有五萬枚沾滿泥土的簡牘保存在長沙市博物館倉庫中。至於完整解讀三國吳簡的內容,至少需要一個世紀的時間才能竣工。
在柬埔寨的熱帶叢林深處,有一群全世界最神秘的寺廟建築瑰寶-吳哥窟(Angkor Wat),它曾與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同列為世界七大奇觀,但是卻在吳哥王朝崩潰之後埋沒於荒煙蔓草四百多年,連柬埔寨的子民都遺忘了它的存在。直到西元一八六○年,在法國博物學家姆歐鍥而不捨的探索之下,吳哥窟才重見天日。
新加坡歷史博物館的一支考古挖掘小組,在勿拉士峇沙公園進行挖掘十九世紀前的文物時,意外的發現了一座有百年歷史的監獄地基,讓人們有機會瞭解一百多年前新加坡的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