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7日讯】谨慎的试探即将结束,认真的竞争者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对全球体育界最具权势的位置–国际奥委会(IOC)主席一职进行激烈角逐.

  距离最后登记期限4月中旬只剩不到一个月,目前只有两名IOC委员–前美国的奥运赛艇选手德弗朗茨(Anita DeFrantz)和匈牙利前击剑选手施米特(Pal Schmitt)登记角逐7月的选举.

  但全球体育界最资深的女性主管德弗朗茨与施米特都被认为无望接替年过八旬的萨马兰奇(Juan Antonio Samaranch).后者在执掌IOC长达21年之久后,将于7月交出权力.

  其它的热门候选者近几个月来则一直不声不响,在公众面前回答竞选问题时保持谨慎,但同时也在暗暗地试探IOC成员对他们的支持程度.

  但是这安静的试探即将结束.选战预料在3月最后一周就会打响第一炮,

  如果比利时整形外科医生出身的罗格(Jacques Rogge)不在本月底登记参选,将跌破众人眼镜.在体育事务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南韩的金云龙可能也将在最后期限前宣布参选.

  而加拿大律师庞德(Dick Pound)是否会加入竞争的行列,也是一个大问号.在过去20年中,正是他的不懈努力,奥运会才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有些人认为庞德一定会参加,但金云龙不会参选.

  由于全球体育复杂的本质,IOC的权力斗争总是难以预料.几乎没有人准备猜测IOC莫斯科会议的投票结果.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这三名真正的竞争者非常相似.

**罗格–外交官**
  曾参加奥运游艇比赛的罗格会说多种语言,他曾高度参与去年成功举办的悉尼奥运的组织工作,可能会得到许多来自欧洲的支持.有些人认为他是当选热门.
这位整形外科医生将在5月年满59岁,他以处理难题时镇定谨慎且极具外交手腕而闻名.
  前世界游艇比赛冠军罗格曾参加1968,1972和1976年的奥运会,他还曾代表本国参加橄榄球比赛.他曾以协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带领IOC安全度过悉尼奥运之前的纷争.
  在下一届夏季奥运会,也就是2004年雅典奥运问题不断的准备工作中,罗格也扮演同样的角色.
  他能得心应手地使用英语和法语这两种IOC的主要官方语言,而且德语,西班牙语和荷兰语也说得不错,这是他的一大优势.但他最大的问题,就是必须让IOC成员相信他和庞德或金云龙一样具备铁腕风格.

**庞德–赚钱高手**
  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庞德是一名律师,他将在本月末年满59岁.20年来他在奥运圈中举足轻重,这就是其优势.他是IOC掌管金钱的高手.
  这位前奥运泳将在1960年罗马奥运闯进100米自由泳决赛.自1980年代初以来,他运用法律技巧敲定至关重要的电视转播合约,并与赞助商就协议进行磋商.
这些合约确保IOC的”钱”景一片光明.当萨马兰奇在1980年莫斯科奥运上接任主席时,IOC还为”钱”所困.自此之后,庞德总是不离聚光灯焦点.
  庞德在1998和1999年主持盐湖城收贿丑闻的调查委员会,当时有10名成员由于在盐湖城申办2002年冬季奥运会时违反规则,接受该市馈赠的礼品,而被破离开IOC.
  该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证实庞德的铁腕;另一方面他也将付出代价–失去不满自己的同事被驱逐的成员的支持.
  庞德尽管会说一点法语,但是在语言能力上还是无法与罗格相抗衡.但是他用词犀利,富有幽默感,并享有直话直说的名望.

**金云龙–实力派大老**
  金云龙的不利之处在于他比庞德和罗格要年老.他在3月19日满70岁.
  但是,作为前联合国大会代表和大使,金云龙比他的竞争对手有着体育之外更广泛的政治经验.
  和庞德之间的竞争将非常有趣–调查盐湖城的特别委员会向金云龙发出”最严正的警告”,这是除了开除之外的最严厉的制裁.
  委员会发现盐湖城申办官员安排好,为当时在一家美国公司工作的金云龙之子支付一部分的薪水.
  金云龙否认自己知道有这样的安排,委员会1999年3月发表的报告说,金云龙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金云龙从丑闻后重新崛起.他曾是1988年汉城奥运的幕后推手,在奥运会受到联合抵制之后,该届奥运成功地挽救奥运会的形像.由于金云龙在世界体坛的实力,他仍然是热门人选之一.


    相关文章
    

  • 国际奥委会给予网站采访权 (3/17/2001)    
  • 萨马兰奇:女足进奥运是我的杰作 (3/16/2001)    
  • 韩国金云龙将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 (3/13/2001)    
  • 美议员提案要求国际奥委会取消北京申奥资格 (3/12/2001)    
  •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开始在多伦多考察 (3/9/2001)    
  • 茉莉:俄国人权与中国申奥 (3/5/2001)    
  • 多伦多申奥技术指标最高 (3/3/2001)    
  • 多伦多申奥口号:“我们是北半球的悉尼” (3/2/2001)    
  • 奥委会评估团赞扬大阪人工岛设施 (3/1/2001)    
  •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结束对大阪的考察 (3/1/2001)    
  •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在大阪进行第三天考察 (2/28/2001)    
  • 【纪元专栏】 陈劲松:北京申奥,花费知多少? (2/28/2001)    
  • 民众不积极首相不露面 大阪申奥官员干着急 (2/27/2001)    
  • 国际奥委会评估团 考察大阪奥运设施 (2/27/2001)    
  • 允许残暴者举办奥运是对和平的亵渎 (2/26/2001)    
  • 申办奥运造假典范 (2/26/2001)    
  • 国际奥会访团结束考察离京 (2/26/2001)    
  • 不必:贪官遍地,如何办奥运? (2/24/2001)    
  • 中共惯例:可能释放个别异议人士以增加申奥筹码 (2/24/2001)    
  • 西方记者反复提人权 评估团长北京动气 (2/24/2001)
  • 相关新闻
    西方记者反复提人权 评估团长北京动气
    中共惯例:可能释放个别异议人士以增加申奥筹码
    不必:贪官遍地,如何办奥运?
    国际奥会访团结束考察离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