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的无奈个人的辛酸

孙立川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3月23日讯】将二零零零年视为二十世纪的终结妯也许是个极有意义的中国文坛话题。这一年的十一月杪妯以汉语写作的华人作家高行健获颁诺贝尔文学奖妯结束了长期以来华文文学未能入选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论。在指责诺奖评选委员会无视中国文学成就的同时有人提出孟半个世纪以来妯为甚么一大批优秀的中国作家再也没有写出文学杰作呢孤

刚出版不久的《人有病天知否》一书也许可以回答这个质问。此书副题曰《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它真实地记载和叙述了当代作家的人生遭际和在政治运动中的沉浮妯书出版之前妯有些章节在北京《读书》杂志上选登妯早已引起文学及学术界的瞩目与赞扬妯自然也遭致当事者的☆议和批评。书问世后妯立时成为北京你上海你广州你深圳等地的畅销书妯短期内即再版妯网上评论指其为二零零零年具影响力的好书之一。

半世纪以来妯中国作家群体在频仍的政治运动中被一次次彻底肢解妯成为政治宣传的附庸人群妯而作为个体的作家更要接受思想教育妯或放弃个性妯或扭曲人性妯在灵魂深处“闹革命”。关于这方面的披露与反思妯曾成为八十年代以来的新翻案文章。但此书不限于为受害作家鸣冤叫屈你讨回清白妯而是将焦点集中于政治运动及极左思潮如何扼杀和干预作家的创作活动上妯揭出的事实发人深省。

作者以俞平伯你沈从文你老舍你丁玲你赵树理你郭小川你汪曾祺你浩然等不同类型的作家为个案妯选取他们一九四九年以后的一段生活作横截面妯根据大量的作协及有关部门的会议记录你当事者宗或称“传主”定日记你几百位作家亲友的忆述及Tn案文献进行整合妯以“人证”与“史证”真实地再现这些作家的荣辱宠幸和辛酸的“心史”。形式之特别妯叙事之真实妯都是前所未有你别开生面的。

此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妯作者作为叙事者的立场比较超然妯不带个人的感情色彩去臧否人物妯或扮正义辩护士的角色妯而是深刻挖掘作家在政治运动中的迷惘和挫折复杂的心路历程妯也一改非忠即奸的简单分析法妯譬如写汪曾祺改写革命样板戏的矛盾心态妯写浩然“上贼船”后的战战竞竞妯都颇见理性。

书中对郭小川怎样从整人者变成被整者妯以及晚年大彻大悟的“异化”过程也有入木三分的剖析。郭小川的个人悲剧正代表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从追求理想你投身革命终至理想幻灭的典型。作者以最多的篇幅状写郭小川妯读来极具震撼性妯读完这本文坛纪实妯读者就会明白孟政治干预必使文坛一片冷落妯中国作家一天不摆脱“政治”紧箍咒妯“文学的春天”就一天不能指望到来。政治干扰妯是中国作家的 星妯是中国文学的世纪之“病”。高行健的个案正是个绝妙反证妯他就是在失去政治枷锁之后妯才释放出文学创作的耀眼光彩而赢得殊荣的。

--作者是香港作家,原载亚洲周刊


    相关文章
    

  • 【纪元专栏】白居易诗步潇洒觅灵山 (3/23/2001)    
  • 【纪元专栏】我看《灵山》(三)高行健君之谜 (3/20/2001)    
  • 魏晋:中国当代文学与自由写作的权利 (3/19/2001)    
  • 日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要求政府编写真实历史 (3/16/2001)    
  • 中国歌坛的另类女声 (3/14/2001)    
  • 【纪元特稿】 张耀杰:现代文学中的“精神奴役” (3/13/2001)    
  • 张远山:乏味的英雄和有趣的坏蛋 (3/13/2001)    
  • 科学家: 天外可能有生命 (3/12/2001)    
  • 【纪元专栏】哀华民: 高行健君与诺贝尔文学桂冠是否相称? (3/12/2001)    
  • 反贪片作者忧国 关注企业贱卖的腐败现象 (3/12/2001)    
  • 是许仙还是许宣-千年雷峰塔历史掌故考(1) (3/11/2001)    
  • 王晓华:高行健是最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汉语作家 (3/9/2001)    
  • 高行健老上司佩服江青 不服高行健 (3/7/2001)    
  • 【纪元特稿】从“马可孛罗”到“卧虎藏龙” (3/7/2001)    
  • 黑客偷梁换柱 官方站点链接到色情文学 (3/7/2001)    
  • 波兰天文学家呼吁: 重视太空污染问题 (3/6/2001)    
  • 俄启用观测直径超大的综合孔径望远镜 (3/5/2001)    
  • 克林顿洛杉矶领形象奖 (3/4/2001)    
  • 传闻: 莎士比亚是“瘾君子” (3/2/2001)    
  • 【纪元特稿】人海战术与第三帝国的兴亡 (二之一) (3/2/2001)
  • 相关新闻
    【纪元特稿】人海战术与第三帝国的兴亡 (二之一)
    传闻: 莎士比亚是“瘾君子”
    克林顿洛杉矶领形象奖
    俄启用观测直径超大的综合孔径望远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