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肤浅者未必肤浅——论阎学通的军备观

刘伟

人气 26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5月2日讯】

阎学通先生在4月25日《环球时报》中发表论点,批评那种认为苏联经济崩溃是由于参加军备竞赛的观点肤浅,并提出了一个“深刻”的观点:“关键不是搞不搞国防建设,而是怎么搞”。阎先生认为如果军备竞赛能把苏联搞垮,也能把美国搞垮,但是美国却通过军备竞赛成为唯一超强的国家,其原因在于美国走的是市场化道路,军备的研制和开发带动民用工业的技术提高,转而占领民用市场。苏联的经济没有这种活力,所以无法支援长期的大规模国防建设。阎先生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中国市场化军备竞赛道路,中国就不会重蹈前苏联的覆辙。

阎先生主张国防工业走市场化,并与民营经济结合固然是比较开通的观点,但整个理论却很让人有“穷兵黩武”的感觉。

关于美国的强大自来就有很多奇怪的言论,最流行的版本就是美国发了两次战争的财,这才成为世界超强,而阎先生的军备竞赛观则是最新版本。可是经济史告诉我们,美国早在十九世纪末就已成为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经济产值当时就远在其他西方国家之上,这时离两次世界大战还有很长的时间,不知阎先生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呢?硬要说美国沾了二战的光,那只能说美国的孤立主义在二战中被削弱,美国终于有意志将它的经济能力转为军事能力,并借诸强削弱的机会,掌握了政治、经济主导权,成为一超级大国。美国发的财非经济之财,是综合国力之财。类似的例子就如现在的日本。早在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列西方第二,如果国外对前苏联夸张其经济成就的评论属实,日本当时就成为第二经济强国。可到如今,日本在西方的影响力还不及法国等老牌强国,尽管日本的经济比法国高出好几倍。美国从成为第一经济大国到成为第一政治大国花去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至今已有三十余年,但至今看不出来它何时能成为第二政治大国,或许永远没有这可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平时期国防建设必须有节制,兵力不要超过总人口的1%,国防支出不要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这个幅度内一般军事开支不会怎么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前苏联总人口两亿八千万人,兵力一直在500万左右,接近总人口的2%,国防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低估的有12%,高估的到20%。即使我们这里不讨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效率问题,前苏联的军费支出也早就超过了正常比例。苏联的经济不如美国,本应采取守势,却非要和美国进行全球争夺,用共产党的行话说,就是犯了“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跟李立三要攻打大城市在逻辑上没有区别。为了这一个不可能完成的目标,苏联只好采取大幅增加军费的办法,勉强在军事上取得了同美国的均势。但由于过多的资源集中于军备,使苏联在综合国力的竞赛中败下阵来。对比之下,美国的军费开支虽然也经常超出正常比例,如在越战期间,其军费开支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8%多一点,雷根时期也有6%强,但总的说来,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并未将国民经济拖垮。

阎先生如要证明他的说法,那就应先证明假如美国的军费开支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值的15%,经济也不会崩溃。实际上以美国自己的经验来说,每次大幅军费开支时都会有一段经济繁荣期,然后就是经济危机,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两次经济危机就是明证。如果我们不健忘的话,80年代的日本经济是如何蒸蒸日上,当时总结的经验有一条就是日本的军费开支很低。阎先生或许忘记了,美国经济恢复活力,压倒日本就是在冷战结束,美国的军费开支比大幅下降之时。我们怎么能只看美国军费的绝对数字,却不顾美国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从80年代的6%左右下降到现在的3%多一点这一事实呢?我国的军费开支是多少现在并无定论,恐怕阎先生也不会就认为就是公布1410亿元吧。以鲍威尔的说法,中国的军费开支在450亿美元左右。按中国现在国民生产总值1万亿美元的总额,这大体还在正常范围之内。鲍威尔的说法是美国人估算,当然不会准确,但中国的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恐怕不比其他国家低吧。如果说这比毛泽东时代少,那只能说毛泽东时代中国将过多资源消耗在国防上,邓小平的军队要忍耐不过是将国防开支拉回正常比例而已。

现在有很多人希望俄罗斯能和美国重新对抗,在他们看来,普京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且不说叶利钦一手扶持的普京是否是这样的人,即使从纯粹技术角度来说这已不可能。即使俄罗斯完全恢复元气,达到前苏联的经济水平,要同美国对抗也不是俄罗斯能承受的。只要俄罗斯还保持着一定的民主体制,它就不可能将过多的资源投入国防之中。如果一个只有前苏联一半人口的俄罗斯能够只用占国民生产总值5%的军费开支同美国达成军事平衡,那只有两个可能的结论:要么普京是上帝,要么苏联共产党太蠢,居然多花了4-8倍的钱来同美国保持军事均势。我们不要忘记,只有战争才能让一个国家的人民持续地忘记改善生活水平的必要,也不要忘记一分钱一分货的古训。说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没错,如说有错,不过是只谈到了问题的一方面,不完整而已。而阎先生的理论,只有主张国防建设和民营经济相结合一条值得赞扬。不过要是阎先生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就权作本文没写。

──原载《问题与主义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斐敏欣: 两岸军备竞赛愈趋危险 (4/30/2001)    
  • 台制隐形导弹快艇明年服役 (4/30/2001)    
  • 石之瑜: 所谓安全网 是政府网住人民… (4/29/2001)    
  • 中国军方嘲讽纪德舰是“军备垃圾” (4/28/2001)    
  • 布殊煽动北京台北军备竞赛 (4/26/2001)    
  • 布殊政策大变中国面对挑战 (4/26/2001)    
  • 军备竞赛﹖大马拟购四艘潜艇 (4/25/2001)    
  • 陈仁义: 台湾衰退的经济 分摊美中的军备竞赛? (4/25/2001)    
  • 钟坚: 台湾生存的威胁 从千浬大纵深反封锁! (4/25/2001)    
  • 军售只是加速台海两岸军事竞赛的序曲 ﹖ (4/25/2001)    
  • 军售必将刺激两岸军备竞赛 (4/25/2001)    
  • 华美军售揭晓国际聚焦  (4/24/2001)    
  • 中美关系绕过险滩 (4/24/2001)    
  • 中美相争﹐印度得利 (4/21/2001)    
  • 伍凡: 华盛顿对北京正采取“接触和围堵”的两手策略 (4/21/2001)    
  • 以军拟增十亿美元备战 (4/18/2001)    
  • 美国计划研发可全球轰炸的太空战斗机 (4/17/2001)    
  • 解放军备战似当年对越自卫 军演大动员惹美疑虑 (4/2/2001)    
  • 美军机密报告:台湾需神盾系统 (4/1/2001)    
  • 美帮助俄拆核武代价高 (3/31/2001)
  • 相关新闻
    美帮助俄拆核武代价高
    美国计划研发可全球轰炸的太空战斗机
    伍凡: 华盛顿对北京正采取“接触和围堵”的两手策略
    中美相争﹐印度得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