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华:媒体丛林战发现腥台湾?!

沈春华

人气 1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6月7日讯】   曾几何时,社会案件占据了电视新闻愈来愈多的篇幅,各种烧、杀、掳、掠的新闻画面看得观众惊心动魄,而八卦讯息或画面耸动的题材,也从新店老少配到前国策顾问性侵害疑云、张颖口吐白沬,再到第一千金对媒体发飙‥‥‥。新闻变成了人人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的连续剧。这样的演变和发展,使得我们不得不正视且关切台湾媒体在开放的天空下,所浮现的现象和隐忧。

   媒体往往将新闻过度包装

  在传统的新闻价值思维中,选择一则重要新闻的决定因素,在于新闻对公领域的影响性及贴近性,然而,现今的媒体激烈竞争,为了吸引阅听人的注意及赢得收视率,电视媒体往往将新闻过度的包装,使得电子媒体商品化,成为阅听人的消费品。电视新闻会为了获得观众的青睐,而刻意擦脂抹粉。举些例子来说,在社会新闻里面,为求画面的耸动性,新闻从业人员往往会有滥用受害者家属眼泪的情况发生,甚至会有受害者家属追打嫌犯的激烈画面出现。严格而言,类似的新闻内容,它的新闻价值并不高,但是,有时竟然能跃居头条新闻;相反地,攸关公领域的政经新闻,如今却只能穿插在社会案件之中播出。

  而媒体在处理喧腾一时的老少配新闻事件时,也可以发现,新闻媒体从一个旁观者、记录者、呈现者变成了涉入者、引导者甚至主导者,媒体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制造者。因为,媒体发现了这样的故事有卖点,有收视率。对于这样无关乎社会公众利益的私领域事件,媒体没有跳开老少配偷窥层次,从更宽广的关怀角度探讨此一新闻事件在社会发展中呈现的社会意涵,这样的新闻处理难免遭致媒体自失立场,纯为炒作收视之讥。

  另一个更忧虑的层面是,媒体报导是否鼓舞了负面的社会风气?!媒体为求高收视率,大量细微报导社会绑架、凶杀、情杀、自杀案件,利用这些社会案件中的惊人不雅画面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台湾血腥处处、尸横遍野变成沉沦之岛。

  再如少女援助交际事件。其实,对于援助交际新闻的处理,媒体应该本着──对社会的提醒、对父母的提醒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点,而不是以镜头加上马赛克处理方式访问少女。懵懂的少女说出极不成熟、似是而非的价值观,这样为了偷窥少女心态而拍摄的画面,亦会导致负面的社会教育,引发社会问题。

  但是在媒体的丛林战中,又有多少媒体可以抛开收视率的包袱,重视这些问题呢?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台湾的媒体,受到学者专家批评忽视社会责任的因素。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商业电视台的经营者、新闻部的主管、主播可以完全清高地说:“我们可以放弃收视率”,这种说法也不尽然正确,因为一个企业的存在,一定要拥有消费者、拥有业绩。对于电视台来说,收视率代表了某一种程度的肯定,代表了观众对它的支持,进而才能有业绩进来,一家企业也才能够成长茁壮。但是,到底媒体经营者应该做观众爱看的新闻?还是做观众应该看的新闻?这中间还是需要取得一个平衡点,找到一个新闻的尺度,找到一个值得探讨的社会议题。毕竟,各家新闻应该竞争的,并不是短暂的收视率而已。

  或许,没有任何一个新闻记者拥有相同的工作理念;或许,一则新闻的价值也没有永远的不可变或可变,但是,每一个媒体工作者,最重要且不可变的信念就是“真相”及“专业”。剪接画面可以很精彩,旁白稿子的语汇可以很辛辣,但是不能偏离“事实”,应该还是要有新闻人的专业及自尊。

   媒体的权威再度面临质疑

  媒体的开放,是进步国家的发展指标之一,台湾媒体的开放事实上也有其正面意涵存在。我们在一个自由的、公开的、竞争的媒体时代里面,是不能够走回头路的,社会的发展还是应该朝向一个开放的、多元的,让市场竞争带动进步!因为,在我们忧虑血腥的同时,不要忘了,媒体所呈现的台湾是一股新气象!民众因为媒体的开放、多方的新闻讯息接触,更有能力参与评断新闻,在表达自我的意见与看法的机会大增之下,新闻事件因为有民众的参与,台湾朝向资讯社会、民主国家的发展,也具有了正面的意义。

  只是,阅听大众还来不及自血腥遍地的媒体报导中全身而退,现在一股更强大的狗仔风已然登陆台湾,媒体的权威和角色再度面临质疑。媒体本身固然应该负起大部分的责任,但是,如果社会大众一方面希望保有个人的隐私,一方面仍然要忍不住竖起耳朵听,瞪大眼睛看别人的笑话,那就怪不得台湾的媒体风,还要“腥”上好一阵子了。

  (本文摘自本报主办之“e世代新闻嘉年华会”部分演讲内容/整理◎刘伯姬)

──原载《新新闻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世界日报﹕法轮功请愿信 中领馆拒收 (6/7/2001)    
  • APEC会议被指软弱﹐ 林信义:该做的都已经做了 (6/7/2001)    
  • 媒体披露电白高考舞弊案内幕:作弊的黑色链条 (6/7/2001)    
  • 美航舰文森号在南加州演习并未驶往台湾海域 (6/6/2001)    
  • 演艺事业前景依然看好 (6/6/2001)    
  • 马其顿五名士兵在泰托沃冲突中丧生 (6/6/2001)    
  • 重庆首例“见死不救”案开庭审理 (6/6/2001)    
  • 美国之音﹕禁报纸撤编辑中国有新闻无自由 (6/6/2001)    
  • 远华案的可怕:”70%用于铺路” (6/6/2001)    
  • 太太药业8日挂牌 中国富豪榜将再次被改写 (6/6/2001)    
  • 感恩的心 (6/6/2001)    
  • 【自由鸣放】南源﹕中共在海外的吹鼓手 (6/6/2001)    
  • 尼泊尔王室血案扑朔迷离 目击者向媒体透露详情 (6/6/2001)    
  • 意甲:他将率日本队震惊世界–意媒体评分中田英寿仅次巴乔 (6/6/2001)    
  • 有权无责的国家乱源 (6/6/2001)    
  • 法媒体报导全球纪念六四事件活动 (6/6/2001)    
  • 布什支持率下跌 (6/6/2001)    
  • 外长田中:现在日本不再依靠美保护了 (6/5/2001)    
  • 甘肃民工砖头木棒袭警 并扣留民警19个小时 (6/5/2001)    
  • 大陆媒体市场变动激烈 中共官方传媒失优势 (6/5/2001)
  • 相关新闻
    大陆媒体市场变动激烈 中共官方传媒失优势
    甘肃民工砖头木棒袭警 并扣留民警19个小时
    外长田中:现在日本不再依靠美保护了
    布什支持率下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