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思科、英特尔错蒙投资者厚爱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8月2日讯】 世界上最著名的投资者之一,彼得-林奇(Peter Lynch)如果听到,今年到目前为止,思科系统是投资者最钟爱的股票,他一定会瑟瑟发抖。

在1977年到1990年在华尔街投资的生涯中,林奇一直坚持几个基本的投资原则,无论经济形势如何。其中之一就是,股票价格必须与公司的长期盈余成长相一致才值得拥有。正是这个准则帮助他五次打败标准普尔500指数(SPX)的表现。

以林奇的标准来衡量,思科和英特尔并不是值得拥有的股票,无论其在过去曾经为投资者带来过什么。

观察其在过去三年半中的表现,其中既包括高高飞升,也包括惨重下跌,你会发现,它们的盈余成长与股票的升值并不一致。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即这两支股票的估值依然明显偏过,即使其股价近期已经大幅下挫。

不过,尽管有明确证据显示,该股的估值风险很大,同时,对其是否能够恢复原来的强劲盈余增长势头,人们充满疑虑,但投资者依然不愿放弃思科(Cisco) (CSCO)和英特尔(Intel )(INTC)。

而且,如果它们近期再度发布盈余预警,并导致股价下跌,那么投资者将因为其迷信大型股,以“规避风险”的策略而懊悔不迭。

许多投资者依然坚信,如果他们坚持原来的选择,那么他们就能够最终弥补损失。尽管这一点从五年或更长的角度而言可能是正确的,但投资者似乎错过了更具潜力的投资,既包括科技类股,也包括非科技类股。

纽约Ehrenkrantz, King Nussbaum公司的首席投资策略分析师巴里-海曼(Barry Hyman)表示,“人们总是问我对思科怎么看,但他们无非是希望获得一些空洞的希望,即希望能找回自己损失的金钱。”

思科和英特尔的股票之所以如此受到青睐,是因为它们几乎已经成为日间交易者的一种货币。投资者可能持有其头寸数天、数小时,甚至数分钟,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将其抛出。

同时,这两支股票大受欢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人投资者不听其货币基金经理的劝告,执意增加思科和英特尔的头寸。一些投资者似乎依然认为,如果他们以前以每股100美元吃进一支股票,那么现在再以20或30美元的价格补仓与白拣没什么区别。

事实并非如此。与其他一些科技指标股不同,思科和英特尔的股价显然仍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

自1997年底起,微软(Microsoft )(MSFT)的股票增值102%,而其同期的盈余成长为100%。同时,甲骨文(Oracle) (ORCL)的盈余成长率甚至高于其股价的升值幅度。戴尔电脑(Dell Computer) (DELL)和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TXN) 的盈余成长率同样高于其股价的升值幅度。

而思科和英特尔的股价同期分别成长205%和67%,但其盈余则出现下跌。

Preswick基金经理安东尼-甘白科塔(Anthony Gambacorta)表示,“人们应该重视基本的东西,即支撑股价的盈余成长。从这个角度看,你会发现,如果思科和英特尔的盈余无法随经济复苏而复苏,则其股票将十分脆弱。”

思科公司力图宣称,该公司对收购的减记影响了其盈余数字。它表示,从长期角度看,思科的营收成长足以支持其股价。

不过,即使不理睬基本的投资准则,那些思科信徒的前景也并不光明。尽管思科宣称,其营收在经济复苏后能够成长30%到50%,但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支持这一说法。那些光辉的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英特尔的投资者可能会说,尽管该股的本益比一直高高在上,但其值得获得这样的股价。而且,目前没有任何迹象显示,该公司的核心业务受到影响。

实际上,将钱投入到思科和英特尔股票上从两方面讲都是最坏的决策。首先,它们已经不再是高回报的科技投资,因为所有人都拥有它们,而且它们几乎没有上升空间。其次,这些股票并不安全,因为它们无法提供道指成分股可以提供的安全的可增值投资。

不管你对一支股票有多么喜爱,总会有那么一天你得对自己说,你不能再买更多了。现在,对于思科和英特尔股票来说,这一天已经来了。

明年,当更多投资者意识到这一点时,你将看到这两支股票从那斯达克市场成交量最高的位置上退下来。

──原载《新浪》

大纪元财经频道上所有的财经资料或讯息仅作为参考之用,使用之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大纪元不为资料内容错误、更新延误或读者因此产生的投资行为而承担任何责任。(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Cigna第二财季业绩令投资者不满 股价重挫 (8/1/2001)    
  • 东京汇市美元自高点回落 投资者审慎以待NAPM (8/1/2001)    
  • 东京股市小幅收高 Canon获利稳健成长 (8/1/2001)    
  • 深沪股指连跌六天 4000亿市值蒸发 (8/1/2001)    
  • 尾盘:市场扩大战果 股指缓步攀高 (7/31/2001)    
  • 沪深股市暴跌的七大原因 (7/30/2001)    
  • 个人理财:不能凭情绪左右投资决策 (7/30/2001)    
  • 评论:裁员、资产减记阴霾笼罩硅谷 (7/30/2001)    
  • 市场期待利好盈余 各指数小幅波动 (7/30/2001)    
  • 疯狂大跳水:中国股市遭遇3年来最黑色日子 (7/30/2001)    
  • 日经指数创16年新低 执政联盟在参议院选举中获胜 (7/30/2001)    
  • 本周瞭望:经济尚未脱困 股市前途难料 (7/30/2001)    
  • 早盘: 蓝筹股节节败退 小型股成为白天鹅 (7/26/2001)    
  • 华安基金管理公司探秘 (7/26/2001)    
  • 美元东京尾盘接近两个月低点 (7/26/2001)    
  • 评论﹕华尔街收益“传闻”成“哀诉” (7/26/2001)    
  • 台湾股市涨95点 受政府基金及外资入市激励 (7/25/2001)    
  • 评论﹕美国投资者对股票基金信心尚在 (7/25/2001)    
  • 黑嘴黑庄狼狈为奸 大陆证券分析业陷入可悲境地 (7/24/2001)    
  • 今日盈余消息众多 股市可能平开 (7/24/2001)
  • 相关新闻
    今日盈余消息众多 股市可能平开
    黑嘴黑庄狼狈为奸 大陆证券分析业陷入可悲境地
    评论﹕美国投资者对股票基金信心尚在
    台湾股市涨95点 受政府基金及外资入市激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