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丝编织渐失传 噶玛兰传承

font print 人气: 95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6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嘉泰花莲县25日电)“现在年轻人嫌累、没耐心,部落只剩7、8人会香蕉丝编织”,花莲县丰滨乡噶玛兰族新社部落的阿嬷杜嫩很无奈说,希望部落年轻人能回乡,传承快要失传的传统编织技艺。

噶玛兰族与其他原住民族一样,也有传统的编织技艺,但最大的不同处是使用的材料截然不同,噶玛兰族的编织材料是相当特殊的香蕉丝。

一般民众可能乍听之下,还以为是不是听错了,杜嫩(汉名为严玉英)说,“没有错,就是大家经常在吃的那种香蕉啊,把香蕉树砍下后,剥皮裁成条状、刮丝,浸泡在水中大约2 天,放在太阳下晒干才可以开始抽丝分线,再拿来做为编织的材料”。

“光是砍树抽丝的工作就已经非常累了,更不必说还要坐在地上辛苦编织”,杜嫩说,部落里现在几乎没有年轻人在做这个传统香蕉丝编织的工作,只剩7、8个年纪较大的妇女还会,其中年纪最轻的也已经50多岁。

香蕉丝编织是噶玛兰族传统的技艺,杜嫩说,部落的祖先以前没有绳索、布料,但种植很多香蕉,因此就地取材利用香蕉树抽丝做为材料,编制成布袋、背袋和衣物来使用,这是大自然提供的天然环保材料。

“香蕉丝制作的衣服,在夏天穿起来很凉快,又可以当成雨衣,香蕉丝布袋也很耐用”,杜嫩说,祖先的创意传承下来的技艺,让部落后代子孙分享到智慧的成果,不过,现在部落年轻人嫌苦,不愿意做传统的香蕉丝编织工作,这项祖先留传下来的技艺已经快要消失。

传统的香蕉丝编织作业是坐在地上,双脚双手并用操作简单的编织器具,杜嫩说,“因为双脚要用力撑,腰部也要用力挺,不习惯的人做久了,脚会抽筋,腰也会酸痛得挺不直”。

今年已72岁的杜嫩说,“我是3 年前才向部落里的老阿嬷学习香蕉丝编织,做这个真的很累,也要很有耐心,就拿做1 件衣服来说,从砍树、抽丝到编织大约需要2至3个月,年轻人嫌累、怕苦、没有耐心,都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项技艺”。

新社部落族人已经警觉到传统香蕉丝编织技艺消失的危机,近几年来积极投入传承和创新的工作,现已成立新社香蕉丝工坊,在部落老阿嬷的指导下,加快脚步教导族人学习传统技艺,并由手工艺师的协助,突破原本单调的编织型式,研发创作各种实用的生活织品。

新社香蕉丝工坊以香蕉丝为素材,创作出手提袋、名片夹、窗帘、签名簿、桌垫组、背心、手机吊饰、书签等各式多元的作品;杜嫩说,“这些作品都不是祖先那个时代能够想像的,但追本溯源却都是来自祖先遗留给后代的传统编织技艺”。

因传统的坐式编织费时、耗力,现在已经出现立式桌上型编织机,让编织工作较为轻松,不过,杜嫩却笑着说,“这是为了让怕累怕苦的年轻人用的,不这样做,年轻人可能真的不愿意传承香蕉丝编织技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上衣各部位编织尺寸计算
  • 秀丽典雅的同安教学大楼透着2千多学子郎郎的书声,挺拔在苍松翠绿之间,从桃园市中正路右转同德11街进入校园,桃园市同安国民小学座落在桃园艺文特区,是座拥有70个班级的都会型学校。学区邻近的中正公园和埔子图书馆,提供全校师生天然优质的学习环境。
  • 桃园县是族群融合的大县,桃园县政府向来重视原住民族语言及文化之传承,为确保原住民学生选习原住民族语权益,自97学年度起,学校有原住民学生就可以提出开课需求,任何族语只要有一人选习,即可开班,经历年来的努力,开班率已居全国之冠。
  • 台湾威士忌在国际声名大噪后,包括欧美与亚洲各国媒体,今年纷纷来台采访噶玛兰威士忌酒厂、一探究竟;外交部更将位于宜兰的噶玛兰酒厂,当作对外行销台湾的重点。
  • 我有收入了!30位失业妇女不向命运低头,辛苦学习手工艺,设计的编织包、串珠、袜子娃娃、纸线包等作品,在网路、格子店或寄卖处大受欢迎,还有人成为老师到社区教学,成功自立。
  • 1939年,李香兰于兵库县西宫市开演唱会。(公有领域)
    中国人对她寄予了深厚的感情。面对着自己的祖国对自己的养育之国的侵略,李香兰非常愧疚,她再也没有勇气公开她的日本人的身份了。
  • 他们长相漂亮,说话动听,口号迷人,他们就是贝隆夫妇。他们成了新的国家偶像,带动着新的国家方向。而贝隆夫人,至今仍然是阿根廷的民族图腾,因为她的传奇生命那么短暂,还没有让人回过劲儿来,就成了永恒,于是更加迷人。
  • 他的体格强健,然而他的双手却是无比的灵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严谨。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创始人Luis Vuitton。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