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博览

孔孟之道判释(53)

孔孟高深的人生学问

中国人尊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古人说:“天不生仲尼,漫漫长如夜”。这就是说,如果中国不诞生一个孔夫子,我们仍然生活在野蛮黑暗的时代,永远见不到光明。此等评价,就等于说,假如中国不出现孔夫子,中国就不成为中国,中国就不是四大文明的中国了。孔夫子是何等的伟大啊!听说现在的执政当局,也很尊崇孔孟,在海外办了很多孔子学院来宣扬儒家的学说。孔孟被中国人奉为至圣先师,不是说他们创造一套道德伦理就了得的,在这里我想说说他们高深的人生智慧。

何谓“孔孟之道”?孔孟是何方神圣,或说有何等能耐,他们所说的道理竟让中国人这样代代相传,尊为至圣先师崇拜他们上千年?历代很多儒者,将其视为安邦、治国、救民之道。历代的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亦将孔子的学说提升到宗教的地位,称之为“孔教”或说“儒教”,叫人民对孔子顶礼膜拜。实际上孔、孟是否是个说教者,专讲些不吃人间烟火的大道理?不是的。他们那套高深、神妙的为人处世智能,你深加体会,也不得不赞叹折服。

孔子有一个人生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按照孔子所说,他三十岁就知书识礼,立志做人了;而到四十岁就看透了这个人生世界,没有什么能够困惑他了;到了五十岁,天命如何运转他都明了了;再到了六十岁,什么话(正反两方面的话)都听得进去了;而到了七十岁更是了不得,心使神往,无所不通,而且没有逾越规矩。这样的人生,简直是神仙了。我们可以想一想:你活到三十岁,有所立了吗?假如你活到四十岁了,你敢说你一点困惑都没有吗?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可知不可预测性,今天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更不用说个人前途渺茫迷惑不清了,还有人际关系的复杂等等诸多问题,让你总是在惶惑不安的困境下度日。而孔子既能做到不惑,没有过人的智慧是做不到的。我们不要小看“不惑、知天命”五个字。这五字大有人生学问。《中庸》一书对此有解释:“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2这意思是说,连鬼神都难不倒他,没有什么可怀疑、困惑的,就是知道天命了;通悟千百年来的人类历史和人性,就是知人了。“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3这就是说,知己知彼,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九流三教,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夏、商、周三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百世历史)了然于胸,所做一切与天地神明并行不悖,畅达无阻。可见孔子的人生学问是多么的高深。不仅要有高深的学识,而且有要有很高的悟性。(待续)@

1《论语》,蓝天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20页。

2、3《大学、中庸》,华语教学出版社,1966年第一版,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