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一个外国人世博体验后给后来者的建议

刘晓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09月26日讯】朋友去上海看世博,回来见到人便说:“不去看后悔,去了更后悔。”最让他深恶痛绝的是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排队上,有时进入一个热门场馆(如沙特馆)要排上3到9个小时。听朋友如此一说,一些原本打算去上海的人也就此作罢。

昨天,偶然看了一个叫斯蒂芬的加拿大小伙在博客中写的世博经历,甚觉有趣。开篇,斯蒂芬就引用了他姑姑的一番话:“如果你不去上海世博会,你会后悔的;如果你去了上海世博会,你会更加后悔。”乖乖,和我的朋友好像事先串通好了一般。

而斯蒂芬听了姑姑的话,则笑了。不过,为了验证姑姑的话,他决定前往上海,毕竟可以“在4公里的展区内看到超过200个国家的风格迥异的建筑,以及人性中的弱点”。

于是,斯蒂芬来到了上海,并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参观世博会,感触多多的他随后在自己的博客中为打算去上海的外国人提出了一些建议。

斯蒂芬首先告诫外国人最为重要的是在成行之前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将如何在世博生存?”在世博生存,多么奇怪的问题!难道在世博还会遇到生存问题?斯蒂芬的解释是:世博会尽管是个世界性的活动,但对于非中国公民而言并非是一个必须去的地方;此外,相比庞大的中国参观者而言,外国人在世博会上非常少,而少之可怜的外国人也必须遭受排长龙、步行距离长、恼人的天气的困境,并且还时常能看到那些与西方人习惯迥异的不文明举止。

因此,对于年龄在50至70岁之间,已经曾去过或经常去上海的外国人,斯蒂芬建议要慎重考虑此行。除非他们愿意站立或步行一整天,忍受长长的队伍和蹲式厕所等。对于那些仍坚持前往世博的50岁以上的外国人,斯蒂芬则建议晚上去参观,因为天气终究会凉爽些。

其次,斯蒂芬建议前往上海的外国人不要只计划参观世博,一定要去诸如外滩、南京东路、浦东乃至临近的苏州、杭州看一看。“请相信我,参观世博一天就会消减你的兴趣!”而对那些多次前往上海的外国人,斯蒂芬的建议则是“逛街、逛街、再逛街”。

其三,斯蒂芬建议参观世博前,一定要列出自己想参观的场馆的名单,并要学会适应中国人的方式,要有忍受排5个小时长队的耐心;对中国人吐痰、发出的异味,甚至在园区内小便更要懂得忍耐。

“哪家是最棒的展馆?”对于这个问题,斯蒂芬除了建议参考世博门口的线上维琪百科外,还建议外国人不妨问问自己:如果我现在可以去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我应该选择去哪里?哪些国家在我的一生中都不会驻足?斯蒂芬的答案是:“对我而言,它们是中东和其他的无赖国家。”他还调侃道:“由于东道国与朝鲜、缅甸和古巴等国保持着友好关系,这可能是你前往这些国家的唯一的机会!”

根据自己的经历,斯蒂芬告诉大家,目前世博会上最热门的场馆包括中国、沙特、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不过每个场馆预计花费的时间平均在2到5个小时。为此,他的建议是:在晚上前去参观,或者一天只看一个。斯蒂芬本人就只参观了沙特馆,为此他排了4个小时的队,但却发现展览本身只需要10分钟。事后,他认为为了10分钟的展览浪费4个小时的时间,非常不值。

关于中国馆,斯蒂芬发现它是唯一一个需要特别售票的场馆,每天只发放5万张票。他发现事先自己根本无法买到这张票,他也不想一大早就跑去买票;同时他也怀疑这些票并没有公平地发放,因为他看到很多中国的旅游团都能很顺利地拿到中国馆的票。

尽管对中国馆等热门场馆有些失望,斯蒂芬还是在世博园中找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在爱尔兰馆中可以跳爱尔兰舞,在印尼馆中可以看到珊瑚礁和其丰富的文化遗址,在新西兰馆中可以看到别具一格的屋顶花园,在阿根廷馆中可以看到探戈热舞等。

在分享了自己在世博的体验后,幽默的斯蒂芬还不忘调侃一下:“说到各个场馆到底怎么样,你需要吻很多青蛙才能找到王子。相信我,青蛙是不可避免的。”看来,想找到王子的外国人注定要历经波折,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呢?!@

相关新闻
刘晓:天道识佞忠,报应昭昭自古今
刘晓:又见“总结表彰大会”
刘晓:他们为何可以遇难成祥?
刘晓:三百年后的再度震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