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什么不保护伦敦金融城

【大纪元2011年12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纪羽珊英国综合报导)12月9日在欧盟峰会上,英国首相卡梅伦称为了‘英国的国家利益’而对欧盟新协议投了否定票。其实,主要就是为了保护伦敦金融城的金融服务业、保住伦敦金融城的地位;因为新的欧盟条款中规定了严格的财政监管条款,这会对英国赖以为经济支柱的金融服务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卡梅伦提出英国支持欧盟新协议的附加条款:为使伦敦金融城可以不受修改后的条款中对金融服务监管的影响。对此,欧盟尤其是德国和法国,表示无法接受。这与伦敦金融城的特殊地位和对欧盟的影响不无关系。

众所周知,伦敦的金融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批发服务业,在全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伦敦金融城——以圣保罗大教堂为中心的方圆一英里的金融城、金丝雀码头和伦敦西区——的金融批发服务业的产值预计达470亿英镑,超过欧盟其他地区的总和。30多万人在伦敦金融城工作,伦敦金融城为伦敦全市100万人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

伦敦的金融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批发服务业在全球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占英国税收达11.2%的金融服务业在英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都要高。可以说,金融服务业是英国最大的就业、税收和出口部门。

欧盟尤其是德国和法国,则希望将欧洲的金融服务业向法兰克福和巴黎转移。目前,德国和法国还准备通过欧盟拟议,将外汇和债券之类的专柜产品,转移到欧洲大陆的德国法兰克福交易所和巴黎的Euronext交易所。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和法国当然不会作出保护伦敦金融城的承诺。

此外,欧元区领导人还担心他们不熟悉的、而英国人首创的自由市场的力量。他们认为市场,尤其是目前的金融债券市场是有能力摆布欧元的命运的。由于在深陷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成员国中,债券价格不断下跌、收益率上升,以至于这些国家在市场上借钱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欧元区必须说服拒绝给这些国家融资的国际债券市场,方便他们借新债还旧债。同时,市场的呼声也极大地威胁着欧洲的银行业,因为这些银行持有大量的这些国家的债券。因此,欧盟当局试图消灭市场的这种声音,于是,欧盟几个月间发出了数道禁止卖空债券的禁令。但这些债券市场位于伦敦并接受伦敦的监管,目前欧盟对此无能为力。这是另外一个原因,德国和法国拒绝承诺不影响英国金融服务业的监管。

应该说,英国是通往欧洲的第一门户,伦敦可能是世界上提供金融、专业及创意服务的首要城市,这里是最好的开展国际业务、发展全球性品牌的地方,这里是最好的通往欧盟这一世界最大单一市场的通路。英国是欧洲设立和经营企业的最便捷之地,在全球,这里的创业障碍最少,贸易和投资的壁垒最低。在欧盟,英国拥有最低的主要企业税率之一。

要监管好英国的银行业,需要改革提高伦敦金融城的竞争力和活力。这要看到英国政府的决心。保持独立、不置身于有缺陷的财政联盟之内,也是个机会,而不是在阴影之下。

对金融服务业而言,不管是资本需求、圈护还是报酬规则,这些对金融业的威胁也有一段时日了。金融服务行业的再次蓬勃发展,需要的是确定性。但监管解决的只是一半;金融机构本身则需要抓住机遇。

虽然,更紧密、更综合的欧元区不会在短期内弱化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但从长期来看,如果日后的欧盟财政联盟推出欧洲债券,法兰克福的市场就会立即繁荣;这样的话,不排除法兰克福有赶超伦敦的可能。

伦敦金融城的传统是开放和自由,在未来的几十年,很可能会与美国、中国和远东有更良好的发展;而欧洲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伦敦金融城则需要在这些转变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这是个永恒的话题。

目前,主导地位的金融中心、大型的国际证券交易所和大量的资金交易,伦敦已经具备。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特别是来自香港等金融中心,另外,尝试合并或收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也是良策。虽然今年早些时候,伦敦证券交易所收购控股多伦多交易所的TMX集团失败,但可以和澳大利亚还有多伦多交易所达成战略联盟,相互交叉持股。这样,三个交易所战略组成的联盟,将能提供24小时全球交易平台,足可以与香港、纽约或法兰克福相抗衡。

(责任编辑:方宇)

相关新闻
欧盟下修英国经济成长预测
欧盟“会费”增加 英国每天付5000万镑
想给非欧盟人福利 英国把欧盟告上法庭
欧盟新条约 英国首相誓言保护国家利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