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轨迹(六):体育运动的反思

周正
font print 人气: 57
【字号】    
   标签: tags:

如何祛病健身,是人们都关心的问题,许多人自然而然的就想到各种体育运动。这些方式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的话,其负面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纽约时报》2011年3月9日的一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题为“过度体育锻炼的危害”(When Exercise is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文章中说,英国的研究人员最近对一些身体极佳的体育健将测试了他们的心脏健康情况。测试对象是加入过英国国家队或国奥队的运动员以及完成过100个马拉松长跑的人士。这12人年龄都在50岁以上,最大的67岁;另外一组是年轻的运动员,从26到40岁。作为参照,科学家们也选了20名50岁以上的人士,其中没有一名受过上述的体育专业训练。分析结果发表在《应用生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上。

文章中说,研究结果很令人不安。在这些测试对象中,非运动员或年轻的运动员都没有出现心脏纤维化,而老年的运动员中,半数检测到心脏纤维化。当纤维化严重时,会造成心脏变硬、变厚,以及功能失调。类似的研究以前也进行过,一项2008年在德国进行的研究发现,老年的马拉松运动员比同等年龄非运动员心脏纤维化出现的概率大。由此,科学家们一方面认为体育运动有助于健康,一方面也认识到过度的锻炼会带来危害,但具体还不清楚什么是适量的运动。

另外一项注意体育安全的报导来自于美国《时代》杂志2011年1月31日的一篇文章,题为“撞脑袋的国家”(Headbanger Nation)。文章中说,每年有近4百万美国人得脑震荡,而且这个数字在增长,2005年因为脑震荡去急诊的儿童人数是1997年两倍还要多。在各种体育运动中,橄榄球、足球、篮球,以及排球都多多少少的造成了脑震荡。 橄榄球运动中的头盔尽管对减轻拉伤和骨折方面能起到一定效果,但对于预防脑震荡方面,作用微乎其微。

这些发现不由得我们开始反思,有没有既能增强体质、又能减少负作用的好方法呢?

如果回顾历史的话,早在三国时代,华佗就创制了五禽戏,他的弟子吴普按照这种方法锻炼,活到九十余岁仍“耳目聪明,齿牙完坚”。后来又出现了易筋经,据说也效果显着。但无论是五禽戏,还是易筋经,都不易普及,而且经历了这么多年,难得真传。最近几十年来,各种气功的出现也开展了人们的眼界,让人们在寻求祛病健身方法的同时,开始反思人生与社会。

在西方社会,打坐等健身方式也越来越流行。很多人发现,当静下心来时,能体会到自身与周围环境的融洽,类似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说法。现代科学也已经从多方面对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比如快乐能使人长寿。其实,当一个人内心向善时,其身体也会相应的往好的方向转化,这方面的例子有许许多多。这与传统的中医理论也是相符的,因为中医认为疾病就是正邪盛衰和阴阳消长的过程。佛家说:“佛性一出,震动十方世界”,也是这个道理。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的生命都是有生命轨迹的、是有规律的,如果人能掌握了自身的生长、发展规律,人对人生观的认识就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 (shown)人总爱用人的理论,去解释不理解的事情。解释不清楚的,人就不愿承认或不理解。
  • (shown)因此我想,只是去掉一个“口腹之欲”就容易入静,如果能再修去一两个欲望或执著不就有另一方佳境?
  • (shown)广阔的宇宙中、大千世界里,生命的奥秘可能比比皆是,远非我们习惯所认识的那样。
  • (shown)科学家们考察了气候、战争、经济与瘟疫对一个文明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这些表面现象的背后,决定文明兴衰的是否还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 (shown)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不让自己旧有的观念阻挡着,就能突破先前的认识。
  • (shown)纵观历史不难看出,一个文明的建立与昌盛,要经过很长时间、一代代人的付出与努力;然而,如果它堕落、颓废了,不配再存在了,那它的湮灭,也只是瞬间之事。
  • (shown)一项研究表明,8到18岁孩子每天花在娱乐媒体的时间平均约为7个半小时,如果算上他们的一心二用......
  • 九九归真──上善若水
    人生自古谁无死?踏破生死关何在?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死穴,甚至有好几个死穴,死中还活,活中还死,自相残斗过一生!
  • 九九归真──上善若水
    一位24岁年轻人,是家中独生子,父母疼爱有加,照顾周到,唯恐不及。父母很想儿子,成材,却舍不得儿子,风吹雨打。爸妈很想儿子,成钢,却舍不得儿子,磨铁淬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