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马英九:大法官审荐要与民同呼吸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李淑华台北1日电)大法官提名引风波,总统马英九今天说,将来审查程序关切的重点应改变,须深刻了解人民感受,要与人民同息呼吸,才不会做出反映菁英色彩的决定,而无法符合民众期待。

最高法院法官邵燕玲去年审理一宗幼童性侵案判决惹争议,遭媒体质疑,邵燕玲恳辞大法官提名,大法官提名临阵换将,引发风波。

总统府中午举行记者会,马总统、副总统萧万长与司法院长赖浩敏再次表达歉意。马总统坦言,传统审荐方式出现盲点、死角,希望透过这次改革消除。

马总统表示,已指示总统府秘书长伍锦霖调整将来作业程序,尤其不能光靠推荐单位审查,审荐小组还须重新审查,才不会有任何遗漏。

马总统说,司法院推荐人选与其他自荐人选,都交给审荐小组审查,按过去惯例,审查项目包括学经历、操守、是否有外国籍等积极与消极条件。过去多年,审荐小组重点都放在这部分,这是长期以来固定方式产生的盲点,无法因应新情况。

马总统表示,“审查程序所关切的重点要改变,要深刻了解到人民感受,要跟人民同息呼吸,这样才不会使得做出来的结果,只是反映一个比较菁英色彩的决定,而没有办法跟民众期待一致”。

马总统,很不幸就在这事上发生问题,但是“不管人选是谁推荐,怎么审查,最后提名是我来决定,所以为什么我首先要站出来向大家表示歉意”;总统府快速处理,没造成更大伤害,但“这样的教训我们一定要记取”。

媒体质疑不难查到邵燕玲与白玫瑰运动的连结,为何事前未做足功课?马总统坦言,没有做好,过程确有疏失,“应该注意而没有注意,这就是我们责任,我应该负责任”。

马总统表示,未来被提名人外界风评将纳入审荐项目,尤其大法官将来须解释宪法、统一解释法令,对社会争议问题的态度,也应是考量基础。

马总统说,大法官提名考虑因素,不应只是法条上几款条件,解释宪法、法令要更宏观,包括对人民期待的感受,“司法一定要独立,但不能孤立,更不能够独裁”;大法官与一般法官不同,由总统提名,立法院同意,这是一个政治过程。

性侵幼童案争议,马总统表示,改革脚步没停,包括法务部修法,将来送立法院审查通过,就可避免过去发生的情况,“我们从制度面、程序面进行改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