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飙涨 全球“冒火”

——国际原油市场价格火爆探秘

人气 552
标签:

【大纪元4月26日讯】编者按:近几个月来,国际原油市场风云突变,原油价格急剧飙升,并带动汽油价格相应变化。石油大国沙特声称,市场原油供给并未出现短缺,相反还存在供过于求的问题。他们为此不得不压缩产量。那究竟是什么因素推动国际原油价格一路暴涨?

(大纪元记者马天祥综合报导)近几个月以来,国际油价不断高企,备受各方关注。美国原油期货在过去五周有四周上涨,为2008年7月以来最高;伦敦布伦特(Brent)原油期货也连续上涨。国际原油市场呈现一片火爆景象。同样火爆的,还有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客,以及满腹抱怨的终端消费者。

原油火爆

2007年,美国油价为75美元/桶;2008年平均为99.75美元,因投机泡沫,最高油价曾一度窜升到147.27美元;进入2009年,油价回落到55.5美元,2010年平均油价约为79美元。今年从一月份表现平平,进入二月中旬以后,因北非和中东形势动荡,引起油价忽然飙升;进入三月份,油价突破百元大关,在过去两个月,原油价格上涨达30%。

因环保和税率因素的影响,加州一直是美国油价最高的一个州。在湾区各大小城市的加油站,4月份以后,常规汽油价格几乎都高于4美元/加仑。与半年前相比,价格已增加1美元以上。4月21日,常规汽油零售价为4.15美元/加仑;而1月份时,价格在3.35美元/加仑,2月份为3.55美元/加仑。美国已有7个州油价在4美元以上。

在中国因油价攀升,加上中共税费沉重,物价飞涨,上海运输工人难以为生,被迫上街罢工。

油价暴涨,不但给人们出行增加了压力,还对企业经营、甚至整个经济面都带来深远影响。据分析,美国汽油均价每加仑每上升一美分,消费者每年就必须多付十亿美元。这一美元的上涨,可能已让美国人多掏出了1千亿美元。

原油价格为何会一路暴涨?

“石油宝库”动荡不安


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麦凯恩到利比亚给反对派领导人鼓气。(Getty Images)

北非和中东的石油储量占世界的60%以上,石油年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34%,销售量约占世界总销售量的65%,是世界能源的供给中心,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这个地区的动荡,势必使世界石油市场产生不安情绪。德国银行LBBW分析师Frank Schallenberger认为,中东的政治紧张局势,使每桶原油存在大约20美元的巨大溢价。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也表示,动荡使当前国际油价中有15~20美元“溢价”。

今年二月中旬以后,利比亚独裁者卡扎非动用外国雇佣兵、武装直升飞机和战斗机向平民开火,造成上千人死亡,目前双方仍处于胶着状态。尽管利比亚原油产量占世界的比重很少,但其处于北非地缘政治的动荡核心,对北非和中东和平影响巨大,因此急速拉升了原油价格。

利比亚已探明石油储量415亿桶,居非洲第一,世界第九;日产原油165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2%,居世界第十五位。其原油八成五销往欧洲,约一成销至亚洲,仅有5%销往美国。分析认为,利比亚轻原油(sweet crude oil)质量极佳,不易取代。因欧亚各国缺乏精炼重油设备,如果利比亚动乱持续,欧洲炼油业可能会向美国的主要供应者阿尔及利亚和尼日利亚购买轻原油,这势必导致原油市场投资者心理紧张,并引起美国汽油上扬。

除利比亚外,中东的叙利亚的形势也不稳。4月22日,叙利亚各地爆发示威游行,十万多人参加,反对总统阿萨德。叙利亚当局违反承诺驱散示威者,造成70多人死亡。也门自今年1月份爆发动乱以来,当局在3月份已对一些省份失去控制,民众和总统的谈判尚未达成一致。抗议行动蔓延中东,引发市场对供给石油市场中断的忧虑。

纽约Key Private Bank 的首席投资战略师Bruce McCain表示,如果北非和中东的动荡能够最终平息下来,原油价格将回复到原先的水平。

弱势美元强势推油价

为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即从去年11月份开始,提高美元供应,购买美国财政部6千亿美元债券,每个月购买750亿美元,到今年6月份为止。在2008年底~2010年3月期间,美联储实行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时,已买入1.7万亿美元抵押贷款债券和国债。

美联储意图通过购买国债,压低长期利率,提振美国经济,避免通货紧缩。但该政策同时也降低了美元汇率,推高了其他国家的本币汇率,并直接影响大宗产品,如原油的价格。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世界经济展望》分析,美元贬值影响原油价格的方式如下:

分析认为,原油以美元计价,美元利率下降,一般会推动原油的现货价格上升。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低利率会降低存货持有成本,诱导货币市场转移到商品或其他高收益的资产;还会使非美元区消费者感到商品价格下降,从而增加需求;使美国的投资者感到通胀压力,转向购买实物资产。按美元价值计算,从长期看,美元汇率下降一个百分点,在1、4、12个月后,会使商品价格上涨0.89、0.97、1.13个百分点。

自美联储(Federal Reserve)放宽货币政策的六周之内,美元对一揽子货币(多个贸易国的主要货币按一定比重编制的指数)已贬值7%。环球猎头证券公司(Global Hunter Securities)策略专家Richard Hastings计算,美元贬值约影响汽油价格三分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美元贬值,导致石油价格上涨。有分析认为,甚至不需要外力,仅央行的货币政策就足以推动汽油价格上涨。

原油期货市场炒作

美联社上月做过一次民意调查,发现有51%的成年人认为,近期油价高涨是由于石油巨头想乘机大赚一笔造成。为缓解公众对油价不断攀升的不满,奥巴马总统4月21日,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交易者和投机者在油价飙升中所起的作用。

一般而言,国际油价应由供求关系决定。但石油期货市场出现后,期货交易量远高于现货需求量,是全球石油日需求量的几倍。研究认为,投机基金持有的原油期货多头,与净持仓和原油价格高度正相关,能直接影响原油价格涨跌。而石油现货市场的原油价格仅是制定石油政策的依据。

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约130多亿吨,通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只有20亿吨左右,大部分石油都没有进行实物交割。据相关统计,在国际石油期货交易中,约有70%属于投机行为,每桶油价上涨 10美元中,投机炒作因素就占6~8美元。

欧佩克认为,市场投机行为,导致油价上涨。高盛在3月21日的报告中称,投机客每新增持有100万桶原油,油价就会上涨8~10美分。而在2月中旬~3月末期间,投机客已经累积了近1亿桶原油,令原油的风险溢价提高了约10美元。

路透社报导说,在2008年WTI原油超过145美元/桶时,投机客净多头头寸不到1亿桶。但到今年三月中旬,投机客手中已持有WTI中质原油3.91亿桶。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能源计划主管Tyson Slocum说,目前投机客推动市场,而非炼油厂和终端使用者,投机客利用基本面以外的任何借口,推升油价。

在美国原油期货的主战场之一——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NYMEX),1000桶原油的初始保证金仅为2025美元,交易成本低,杠杆效应明显。

英国《金融时报》撰稿人利亚‧麦格拉思‧古德曼认为,投机者几乎不用投入什么资金便可进行交易,这使他们可通过大额押注影响价格,而他们往往面临仅有交易总价5—10%的风险。此外,高盛(Goldman Sachs)等大公司还获得实物产品交割豁免权,可以进行大宗商品的豪赌,从而造就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的市场。

另外,国际原油期货交易的另一中心伦敦,占世界原油三分之二以上的交易量,西北欧、北海、地中海、非洲以及也门等国家和地区,均以其为基准。由于利比亚的石油60%以上输往欧洲,因此,北非和中东动荡引起的市场恐慌心理,对Brent原油市场的影响很大,从其与WTI原油年初的溢价差距急剧扩大可看到这一点。

最大投机客——中石油和中石化


4月11日加州圣拉菲尔加油站。全美国汽油价格持续攀升。(Getty Images)

数据显示,中国原油消费占全球10%。去年,中国净进口原油2.36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为53.7%。预测认为,中国石油进口量到2020年将占中国石油消费的64.5%。中共国家能源局称,一季度全国进口原油6341万吨,进口原油增长11.9%。

但中国国内汽油价格的高涨却并不完全受国际因素主导。因中国三大石油企业垄断了原油整个产业链,其中,中石油、中石化占有全国零售市场90%以上的份额。中国的油价由“发改委”和央企相互妥协形成。在定价过程中,因同属中共利益集团,双方妥协的结果就是,中国汽油价格多年来一直高于美国,但美国人的收入却远高于中国人。

2010年,美国的人均收入42240美元,按世界银行计算,中美人均收入差距在十几倍以上。但消费同一类型的无铅汽油,4月7日,中共发改委提高石油价格后,中国93﹟汽油(相当于美国87﹟)零售价为人民币7.46元/升,美国汽油最高的加州,87﹟常规汽油零售价当时约为3.99美元/加仑,中国人每加仑要多花人民币2.27元。目前(4月26日),美国汽油虽又涨价,但旧金山和北京相比,每加仑油价仍相差人民币1.5元以上。

据熟悉中国石油界的人士分析,中国自产原油,每桶全成本(包括税收、勘探等)约为20美元;中国进口的原油,由于品质较低,且是通过期货市场和长期协议购买,油价仅相当于国际原油价格的40%~60%。中国人支付的油价,大部分最后交给了中共和央企。

因此,中国的高油价,完全是由中共和央企的贪婪促成。中共把国内油价上涨的原因推到国际上,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另外,路透社报导,中国2011年实施第二阶段储备任务,增加战略储备,也是今年油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上述几个因素外,一般认为,今年以来美国的经济复苏、夏季用油的逐渐增加,也是油价上升的原因。

相关新闻
原油价格接近29个月高点
纽约原油价格跌破百美元
亚非天灾人祸  原油供需吃紧
美元走强 亚洲原油价收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