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样从大门走过

田永明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有一个年轻人,晚上回来,已是后半夜了。他边敲门便大声呵斥门房。门房起来后,刚准备开门,这个年轻人嫌动作慢,便大声骂道:“我当你睡死了,叫了半天不见动静。”门房听了后,把已经取出的钥匙又收了回去,转身进屋睡觉去了。这个年轻人后来无论怎么叫,门房都没搭理。他只好在外面转悠,不得入其门了。

又有一个年轻人,他只要从门口过,便一定要向门房打个招呼、问个好,无论他有多么要紧的事情,到了门口,一定要下车;晚上无论回来多晚,他总是轻轻的叫门,门房只要听是他回来了,什么都不说,便开门。他每次也都要对门房说一声对不起。因为工作关系,他每天大多很晚才能回来。于是,他便对门房说:“我天天打搅您,实在不好意思。如果能给我配一把大门钥匙,晚上我回来便不会打搅您了,不知您是否同意?”门房一听十分乐意地答应了。于是,门房便把自己的另一把钥匙给了这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从此无论回来多晚,都不存在叫门的问题了。

同样是一扇大门,对前一个年轻人是紧关着,而对后一个年轻人是敞开着。为什么呢?道理十分简单,前一个年轻人缺乏对门房的起码尊重,后一个年轻人能尊重一个被一般人认为是工作低贱的门房。

不难看出,一个不尊重人的人,大门对他是紧关着;一个能尊重人的人,大门是对他敞开着。

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要打开生活的大门,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这是一个铁的定律。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年轻上班族就一定比较不懂礼貌吗?出社会很久的人就一定会比较练达世故吗?恐怕不见得;英国一项有趣的研究指出,在英国,一样是穿制服的行业,16岁到24岁,穿制服上班的年轻人,比他们的上一辈,55岁到64岁穿制服上班的人,对其他人还要来得有礼貌,也更懂得尊敬别人。
  • 所以在我们生活中,无论做任何的事都要有,“耐心与细心的涵养”,就好像在生活中的修炼一样,如果能,“方方面面的考虑”,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发自内心去为对方负责”,不但不容易出差错,也更能进一步有互动,也能让人“真正的了解我们得想法”,这也算是生活中对事情负责任,“更是一种礼貌的表现”
  • 读者文摘针对全球三十五个国家地区进行实地礼貌测试,结果台北人表现远落后世界先进国家。礼仪专家认为,礼貌的定义和民族、文化有关,光从这次调查很难断定亚洲人真的比较没有礼貌,不过最基本一定要注意友善的态度、体贴的行为,然后有优雅合宜的行为举止,这不是光靠学校老师教,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都应该同步加强。(罗皓恩报导)
  • 亚瑟.鲁宾斯坦(Arthur Rubinstein,1887-1982),是犹太裔波兰出生,归化美国的钢琴大师,以演奏萧邦、德布西、舒曼和勃拉姆斯等人的作品见长。他的演奏音色之圆润、丰厚、甜美,而且充满诗意,常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钢琴家。
  • 她父亲知道她为此而烦恼,就告诉她说:“拒绝别人不一定要当面讲出来,礼貌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如果你每次都以礼相待,他自然会知难而退。”
  • 在交际中,人们使用礼貌用语通常要做到“四有四避”,即有分寸、有礼节、有教养、有学识,要避隐私、避浅薄、避粗鄙、避忌讳。
  • 一次我与一位心直口快的南非老师聊天,她半开玩笑的对我说:“你们中国家长在一起讲话的时候像在互相喊叫一样,声音太大了,还有许多中国人在超市里购物时推来推去的,为什么会这样?”听到这儿,我不禁汉颜,惭愧地很,我不也有这样的问题吗?众所周知,中国家长以重视子女的教育出名,可是由于在大陆“受党文化”的影响,我们自身存在着许多自己都没有认识到的“粗鲁”行为,就使我们有时与西方文化格格不入......
  • 在办公室里用餐,一次性餐具最好立刻扔掉,不要长时间摆在桌子或茶几上。如果有突然事情里耽搁,也记得礼貌地请同事代劳。客气的请求易于被他人接受。
      
  • 想获取女人的芳心吗?你必须向她证明你是个出色的男人。《人际关系》期刊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当女性寻找伴侣的时候,男性的性格比他们的外貌更重要。研究者给一群学生看了36名异性的照片,让学生根据每个异性身体外表的吸引性评出分数。
  • 日前结束的世界乒乓球大赛的五个单项决赛后的五场新闻发布会,来自德国的新闻官轩斯女士对于这些中国人的发布会,轩斯感到很奇怪:“为什么中国队队员在发布会上动作那么多,那么不尊重人、不礼貌?”原来早在赛事前,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就曾向中国乒协发出一封“投诉信”,信中批评中国球员“职业素质与球队的成绩并不相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