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采风联谊会俩会长颂母德

赖秋菊: 从母亲身上学会如何做人 詹碧月:只希望孩子们做踏踏实实的人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5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吕海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采访报导)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品格和心灵的塑造者。养育子女,是母亲们的心头大事。今年母亲节之际,中华采风联谊会会长赖秋菊和副会长詹碧月畅谈了她们是如何看待母亲和养育子女的这一人生永恒话题。

母亲身教 最有感染力

赖秋菊生长正在一个大家庭,有兄弟姐妹12人。赖秋菊回忆,她的母亲生长在苗栗,是客家人。客家的女人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她妈妈在苗栗曾被连续六届选为模范母亲。就凭着手中的一把剪刀,她母亲养育了12个孩子。她母亲一边带孩子,一边还要帮丈夫做工。

他们的家庭教育很保守,12个人的大家庭,相处融洽,从不勾心斗角。家里也没有太大的纠纷。赖秋菊很佩服母亲地说,从母亲身上,她学会如何做人,学到尊老、孝顺的观念,这些是最宝贵的东西。她表示,母亲对家庭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多。

母亲在她们姐妹心里种下敬老尊老的观念

副会长詹碧月是家中的幼女,她有四个姐姐,父亲虽英年早逝后,但留下很多遗产,因此家庭经济没问题。母亲虽然不识字,却很有爱心,经常帮助左邻右舍,让孩子们感受到那份爱心。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有一个女人因家庭暴力精神受惊,母亲就请医生把她医好。从小,母亲就在她们姐妹心里种下了敬老尊老的观念,虽然母亲从来没有说道,但从她的身体力行上,得到很多启示。

与公婆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家庭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但詹碧月当时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三代同堂的家庭中: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大家庭在一起生活,难免出现各种摩擦。作为教师的詹碧月,希望能用传统的方式严格教育孩子,但公婆喜欢宠孩子,就产生分歧。当时她最大的希望是先生能给予自己一些支持。但因为有家庭的温馨,所以矛盾都能迎刃而解,而持有传统女性美德的她,尽量退让,互相包容,因此孩子与爷爷奶奶也相处融洽,同时也让孩子看到父母对长辈的尊敬,给孩子树立孝道的榜样。

赖秋菊的孩子现在都成家了,女儿在芝加哥开旅行社,儿子在加州做房屋贷款和房地产。她当初既要抚养孩子,还要养家工作,内外兼顾,很辛苦。但是,她靠自己的努力把孩子们带出来了,孩子们现在一个个成家立业。他们很理解母亲,非常孝顺,很听话,也很传统。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詹碧月说,母亲往往望子成龙。但她过去教育子女,只希望孩子们能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能认真读书就行。升官发财都不重要,关键是教养他们,让他们按兴趣、选择走,父母在旁边陪伴、支持他们。

詹碧月说,教养孩子最大的挑战是在孩子的叛逆期。那段时间每个父母都很辛苦。作为父母,那时最想保护孩子,但往往又不知从何做起。那时孩子们往往满脑子都是朋友,觉得父母很唠叨,过去或吃亏之后才发现父母的苦心。她表示母亲很关键。只要付出爱心,好多家庭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要有爱心,孩子再顽固,都可以回头。◇

相关新闻
“母亲节”颂母亲
以身垂范 育子成才--晋名将陶侃之母
古风悠悠:“受宠若惊,更加谦谨”
调查指港母亲有压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